草莓科技,让生活更甜美
——北京农学院服务京郊草莓产业发展纪实
《农民日报》(2011年12月22日 07版)
本报记者 程天赐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将于明年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举办。目前,昌平区草莓日光温室已达8000栋,面积2万多亩,占北京草莓面积和产量的90%。这其中凝结着北京农学院专家教授们的智慧和心血。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的专家教授立足于草莓产业,将科研成果与田间应用推广相结合,从理论研究、食品安全、技术推广、培训示范等多层面入手,为北京草莓产业的高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草莓成熟的分子机制、脱毒苗技术、农药残留检测研究等领域达到先进水平。
该校植物科技学院教授沈元月潜心科研,突破了草莓分子理论难题。他带领果树学研究生把非跃变型植物的代表——草莓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了非跃变型果实发育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出果实成熟调控的新途径。该项技术的突破,带动了草莓种植技术的创新,果农可根据市场和观光采摘的需要,来调控草莓的成熟时间及成熟度,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姬谦龙教授在与农民接触中发现,市场上出售的普通草莓苗基因老化,抗病性和性状明显退化,导致草莓结果少,质量差,果农收益低;而企业销售的草莓脱毒苗价格昂贵,农民买不起。为改变农民买不起好苗的状况,他从2007年起着手研究草莓脱毒苗。历时5年的研究和改进,终于攻克了培育脱毒苗最关键的技术“无毒的茎尖切片”这道难关。现在北京农学院草莓苗脱毒纯度越来越高,但却仍以普通苗的价格卖给农民,使他们的草莓品质得以提升,产量翻了一番。
董清华教授深入“京郊草莓第一镇”昌平区兴寿镇负责草莓科技推广工作,将科研成果与当地实际有效嫁接,积极推广草莓无病毒种苗、草莓无土栽培技术和克服草莓重茬技术,在沙坨村和麦庄村建立示范点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平均每亩增收2000多元。
眼下,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召开在即。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余种草莓样本需要检测,而被聘为世界草莓大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专家的北京农学院教授赵建庄此时特别忙碌。这次草莓大会的样品检测将采用他研发的农药残留速测仪。该速测仪已于2007年被授予专利权,并被批准为北京市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安全食品速测仪实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