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北京教育·高教版】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时间:2010-09-20 作者:范双喜 程春生 刘铁军 来源:农学院 浏览:

 

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范双喜 程春生 刘铁军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问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抓手,不断加强多专业融合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努力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指导引领作用。力求把实践教学基地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社会化服务的基地”。

    目前,学校共建有l32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制定了一整套基地建设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共评选出13个校外优秀人才基地,其中3个教学实践基地被评为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学院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了技术提升、科技兴农、互需共建三种典型的教学实践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的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5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分别达到95%、94%以上,在用人单位学生受赞扬最多的就是动手能力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校外基地建设分不开。

  技术提升模式:打造高端精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教学实践模式以北京农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实践教学基地北京红叶葡萄酒公司为代表。该模式是高校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的一种新探索,即学校凭借科研优势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帮助企业打造高端精品的过程中,学校组织学生到基地专业实习,带领学生接触技术提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北京红叶葡萄酒公司承担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观光农业、园艺、植物保护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的相关课程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任务。双方合作以来,学校先后协助基地完成了鲜食园品种、酿酒葡萄品种的引进;完成了酿酒葡萄种植架式改造技术体系和葡萄籽深加工技术;协助完成了2,500瓶/小时灌装生产线安装调试任务,特别是为之配套了纯净水及臭氧发生混合设备;合作完成了l2款产品的研制及葡萄皮色素提取技术研究。在这些品种的引进和技术的改良过程中,学校先后组织400多智专业学生到基地进行专业实习,让他们亲身体会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成果。一名参加专业实习的食品科学院的学生说:“在传统的食品工厂内,往往是将运来的原材料直接进行加工,很少接触原料的生产环节,而在红叶葡萄酒公司,我们看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我们要从最初葡萄的种植与管理、采摘、挑选做起,之后参与加工酿造等环节,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到学校教师与公司工程师不断改良葡萄品种,提升葡萄酒酿酒技术,切实感受到创新的力量。”食品科学学院在专业实习后,还自发成立“葡萄酒爱好者协会”,开拓了大学生课堂外学习的新途径,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协会成员圆满完成了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轻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组织的“全国首届葡萄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专业服务的工作。

    在与基地合作过程中,食品科学学院教师自主创新,研制完成了“北农庄园”葡萄酒系列5款,该系列产品获得国内外同行的称赞,也成为学校具有自主品牌的葡萄酒产品。在“北农庄园”葡萄酒研发过程中,食品科学学院教师将研发课题分解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指导学生在基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实验。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目前,许多学生毕业后到国外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多名学生由于其创新能力强,毕业后直接被推荐到葡萄酒行业工作,发展良好。

   科技兴农模式: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此教学实践模式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为代表。该模式是科技兴农的一种新尝试,即通过借助“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实践教学方式,整合学校师资力量,发挥学生专业实习的优势,不断促进合作基地的产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25月与学校植物科学技术系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长期为大学生教学和毕业实习提供场地和技术服务。2008年,该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接待学校学生900多人次,承担了蔬菜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植物病理学、植物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园艺植物育种学等课程的专业实习。双方在合作中实现了互惠互赢。

    一是双方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优先将科研成果物化到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园区申请有机认证时,园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设施根结线虫的防治问题,学校恰好有教师在从事嫁接防治根结线虫的科研工作,因此该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广,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研保障。在攻克技术难题和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学校组织学生到基地担任科研助手,负责课题的基础工作,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一名大三园艺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后这样说道:“通过课程实习,我们学以致用,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实践中锻炼所获得的成果也将会成为我们所学知识的反馈。”

    二是帮助基地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激发了学生科技兴农的积极性。为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无公害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学校帮助园区先后从美、日、法、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一批现代技术、设施和200多个蔬菜优新品种,部分产品已出口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不仅向学生展示了最新的品种,还将国外的经营理念、栽培技术一起引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园区内的先进管理技术也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的热情。

  互需共建模式:全面参与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该教学实践模式是以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此模式重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即合作双方由于互需程度较高,需要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在多种领域内加强合作,尤其是学校借助科研和人才优势,全面参与了基地建设,努力促进基地的科学发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002年,学校园林学院与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正式签署关于共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2009年,该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林学、园林、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至今已有4,240名学生参加了该基地的专业实习。

    结合基地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园林学院不断拓宽专业课程,为此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园林生态”课程,该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规生态因子(如光、温度、湿度、噪音等)的测定方法与仪器的使用,了解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和作用特点,了解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掌握生物种群、生物群落调查取样方法、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研究方法,加深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结构特点、动态变化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熟悉生态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过程,熟悉一般的实验技能。课程实习被安排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在巩固课内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调研能力。一名参加实习的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再次来到百花山,一种兴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爬山过程中认植物、测数据,调查当地的生态系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其过程是陕乐的。”

    园林学院注重挖掘基地的需求点,积极参与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不断拓宽专业实习范畴,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参与基地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园林学院将实习专业由原来的林学专业增加到园林、旅游管理、园艺、农学、植物保护等7个专业,实习内容涵盖了植物识别”“资源调查”“生态调查”“旅游规划”“森林培育”等课程。

 

文章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