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图上,平谷、怀柔、密云、延庆、门头沟的山区和浅山区,恰似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围护着京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这道“绿链”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占全市总面积53.30%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同时,也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
近年来,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吸引了大量技术、资金、人才,形成了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友好型新兴产业集群。
在“发展当先”的指导思想下,各区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在努力建设富裕的生态涵养发展区。
新兴产业崛起 创造发展契机
“喂,你好!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热线,需要什么帮助?”密云县经济开发区办公区的一间写字楼内,接线员凭借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就可以为全国各地任何一个角落打来的咨询电话服务。
这是密云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先期投入运营的一家呼叫外包服务企业,所谓呼叫中心,就是一个以通讯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信息服务系统。
密云守着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密云水库,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缺乏产业有力支撑,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等问题日渐突出。
寻找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支撑,成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呼叫产业不耗费原材料、不排污,完全符合密云作为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而呼叫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座席接线员和相应岗位,则可为密云增加就业机会。
2008年1月,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北京市2008年重点项目,市财政拨付近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呼叫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占地3平方公里的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到2015年将达到4万座席规模,成为国内呼叫中心的产业聚集地和虚拟呼叫中心平台。明年,呼叫基地规模将达1万个座席,直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
近年来,本市加大对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力度,鼓励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教育培训、医疗康体、影视、文化创意、科研等产业要素进入这一区域。
去年4月24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延庆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八达岭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框架协议,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关村的政策优势到手,延庆新能源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
位于康庄的官厅风力发电场,43台机组已经组装完毕并开始发电,每年向北京提供一亿度绿电;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实验电站内,已安装完毕的5面定日镜,正在进行聚光跟踪实验,这座投资1亿元、亚洲首座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应用项目到2010年建成并网后,年发电量将达270万度;松山脚下的德青源沼气发电场建成并具备发电能力;大唐电力公司风力发电项目、天威英利公司光伏热发电项目已经签约。
伴随着大型新能源企业,一些为其加工生产配套设备的新能源制造企业纷纷落户延庆。新能源产业链正在延庆形成,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
在市、区两级的鼓励政策下,社会资金开始投向以前并不被重视的山区,大量新兴产业崛起,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带来新机遇: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合作,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将于年内在怀柔区挂牌运营;投资9.5亿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已经落户平谷区马坊经济开发区;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在平谷建设国内一流的分析仪器精加工中心;仁创科技集团、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密云投资生产无污染、低耗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 拓展发展领域
“以前跟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打电话,经常听到的话是正在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做后期,现在打电话,一定是这样说,正在怀柔做后期。”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说。目前,怀柔中影基地已形成完整的影视产业链条。
去年开始投入运营的怀柔中影基地,仅8个多月时间,就已有40余部影视剧在基地拍摄,《赤壁》、《非诚勿扰》、《战北平》、《走西口》、《梅兰芳》等近期上映和播出的影视剧都在基地拍摄和播出,现在,中影基地具备每年制作80部电影故事片、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的能力,能承担全国50%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能力,而基地内16个国际先进的摄影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摄影棚群。
随着中影基地的落户怀柔,吸引了一批国内影视公司入驻: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胡玫艺术创作公司、金英马文化发展公司……预计明年,这块集聚区可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到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到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中影基地在怀柔区的快速发展无疑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提出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今年“十一”,一场华丽恢宏的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印象·长城”,将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景区拉开大幕。同时,其演出基地——探戈坞音乐谷也将如期向游客开放。
这个总建筑面积3.
5
万平方米
,投资约5
亿元,以打造国际一流的原创艺术集聚区为目标的项目,将对周边的旧村落、废弃地、荒山荒地进行改造,结合原有散落布局的乡村风貌,形成与周边山体、绿化掩映融合的整体景观效果,融合原创艺术所需要的集休闲、创作、公共交流三种空间元素于一身。届时,国际著名的演出团体和个人将在这里轮番登场献艺。长城文化开发,将因此登上一个新台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紧邻京城的绿水青山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尤其是急于拓展空间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近年来,怀柔中影基地、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门头沟西部文化走廊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启动。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占地少、无污染、低消耗、高带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创新富民模式 夯实发展基础
生态涵养发展区覆盖了本市多数山区和浅山区,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都是天然“短板”。但是,在生态涵养、水源保护的基础上,立足生态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养山富民,促进全面发展,也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职责。
在“发展当先”的指导思路下,各区县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建设富裕的生态涵养发展区。
平谷区首创了“四位一体”产权式农业模式,实施“3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项目。项目投资5.82亿元,每年出产蛋品4.5万吨,投产后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
“四位一体”模式是政府出政策、银行提供优惠贷款、龙头企业管经营、农民合作组织出土地,整合四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实施一个产业项目。在这种模式里,将农民由单纯的土地出租者,变成了产权所有人。农民因手握产权,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的800多农户和全区符合条件的500多户低保户,流转了西樊各庄村的755亩土地,成立了北京绿色方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长孙茂芝算了一笔账。项目合同期20年,2年建设期,12年还贷期。合同约定,建设期结束后,社员每人每年分红不低于2000元;还贷期结束后,每人每年分红不低于8000元。“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到第15年上,光分红就能拿到24000元。”
“生态好了,但是农民依旧不富裕,那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了,”延庆县四海镇党委书记刘明利说,“为保护北京的生态我们做出了一些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坐在家里等着政府补偿,发展是第一要务。”
四海镇是生态涵养重点区域,镇干部没有坐靠政策扶持,主动出击,带领农户寻找致富门径。
2002年,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农学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在四海镇合作试种百合获得成功,四海镇的干部们从中看到了发展机遇。2003年,该镇确立了打造“花木之乡”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扶持花卉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带领农户考察学习、建设施大棚、联系市场,闯出了一条养花致富的道路。
奥运场馆周边的摆花,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的摆花……北京的花卉市场,“延庆制造”的鲜花品牌正在叫响。如今,四海镇有劳动力2800多人,70%都在花卉基地打工,实现了就业当地化。四海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3年发展花卉产业前的4015元,增长到2008年的7336元。
密云县先后成立了玉米、奶牛、板栗、柴蛋鸡、标准肉鸡等多种多样的农村合作组织,各种农民组织把一家一户经营的农民l织起来,把农户的土地积攒起来,大规模发展种养殖产业,并引入公司加农户或经过土地合法流转,规模经营的方式,让农民们在家门口坐地生财。
农民合作组织的形式不但确保了“保水源”重任,而且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增加了收入。目前,全县有420家农民合作组织,入社农户达到1.7万户,每年户均增收4500元。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致富模式的不断创新,生态涵养发展区不仅为首都守护了青山绿水,而且也享受到了青山绿水的回报。生态涵养发展区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坚持发展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