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大学生村官庄稼地里收获梦想
■本报记者 蔡继乐
自3年前北京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大批大学毕业生在京郊农村表现出色。这里讲述的就是两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胡一萍:小山村念起“葫芦经”
2006年7月,胡一萍从北京农学院国贸系毕业,成为京郊延庆县永宁镇西山沟村的村支部书记助理。
西山沟村距离北京市区有100多公里,地处延庆县东部山区,是个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山村。刚到村里,胡一萍就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里有400多年种植葫芦的历史,户户掌握葫芦种植技术,家家庭院种满了葫芦,人人都有一手旋葫芦条的绝活。
但是,种了几百年葫芦的村民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普通的蔬菜,自给自足,自产自销,根本没有发现这里面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于是,胡一萍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想法:何不把村里的葫芦种植确立为龙头产业,把葫芦做成一张“绿色名片”?
她找到村支两委干部,向他们提出了这个想法。最初,村干部存在顾虑,担心葫芦卖不出去。胡一萍不死心,又找到镇里领导,终于得到支持。镇里还帮她与村干部沟通,打消他们的疑虑。
最后,村里决定,每种植一棵葫芦给予1元钱的补贴,鼓励村民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空闲地、街道两侧种植葫芦,扩大种植规模,还在村中的主街道架起一条长350米、贯通东西的葫芦长廊。18000株葫芦扮靓了这个只有107户人家的小山村。
为了打开葫芦的销路,必须扩大宣传,胡一萍盯上了中央电视台7套的《每日农经》栏目。她把资料发过去后,没想到很快有了回音,节目组同意为他们村的葫芦制作一期节目。不久,《每日农经》播出了一期名为“中国农产品挑战吉尼斯---西山沟葫芦大比拼”的节目,比一比谁家的葫芦大,并现场举行了旋葫芦条大赛。
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游客打电话咨询、订购葫芦条干菜产品,葫芦条的价格也由原来的每斤10元提高到25元。从此,西山沟村念起了“葫芦经”,村民们也亲切地称胡一萍为“葫芦妹”。
王贺:痴心种植“七彩红薯”
2006年3月,王贺从北京农学院政法系法学专业毕业后,被选派到京郊延庆县康庄镇三街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
到三街村后,他首先在村里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调查,他了解到,康庄土地有限,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平均亩产值只有四五百元。这使他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引进新品种,提高单产收益。
有了这样的初步想法后,王贺回到母校,找到学校的农业推广教授陈学珍。在了解了康庄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后,陈学珍向他推荐了“七彩红薯”这个新品种。
当年5月,在陈学珍的引荐下,王贺从密云县原种场拿到了300株实验用苗。村支部书记将自己家的一小块菜地送给他当实验田,并亲自指导他栽种红薯。
从此,他自己动手,翻地、栽苗、浇水。每天一有空,他就泡在实验田里。他的“七彩梦”就此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辛勤的耕种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当年10月,王贺的红薯喜获丰收。经过测算,这次实验的产量折合亩产4100斤,按市场最低价保守估算,亩产值也可达2000元,即使扣除成本,也是种植玉米收益的三四倍!
怀着喜悦的心情,王贺向镇党委提出了扩大种植“七彩红薯”的建议。康庄镇领导高度重视,并且联系郭家堡、二街两个村进行推广。北京农学院派王寒、陈学珍、赵波3位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跟踪技术指导。
2008年,延庆县康庄镇决定继续推广“七彩红薯”100亩以上,并且把该项目纳入了康庄镇2008年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