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中国教育报〕【热点透视】大学生“村官”如何应对“水土不服”

时间:2007-04-27 作者:小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已工作近一年,他们的丰富知识是否派上了用场?

截至   3月  31日 ,北京市今年有近两万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应聘3000个“大学生村官”岗位。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大四女生沈月娥今年也报名了,但她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否派上用场、能否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这些疑问其实也是其他报名“村官”的学生经常讨论的问题。

  前不久,首批15名北京延庆县康庄镇的“村官”回到母校——北京农学院,与报名的师弟师妹座谈交流,他们用在京郊农村一年的摸索回答了这些问题。

  找准基层工作者的定位,从容应对心理落差

  “刚到村里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不适应,没有固定的上班和休息时间,各种事情都要去参与,大到村里的规划建设,小到村民之间的纠纷调解。”现任延庆县康庄镇大营村书记助理的胡志明说。

  灌溉浇地、分发化肥、卫生清理、整理档案、会议记录……这是每名“村官”都会面临的工作内容,因为“村官”的职责就是要协助村里两委干部做好日常工作。

  “当初怀着满腔热血,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大有作为。但理想与现实工作中的琐碎、枯燥一对比,难免形成心理落差。”现任许家营村书记助理的甄晶晶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城里姑娘,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她坦言,“村官”们都会经历这种心理上的抗衡,找准自己是基层工作者的定位,才能思想成熟、心态平和。

  “社会是个杂牌大学,任何本领都是我们的‘必修课’。”谈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三街村主任助理王贺深有感触地说,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偏重理论,到实践中才发现,小到文艺才能,大到规划设计,“村官”最好是个通才。王贺特别建议,“村官”要掌握、熟悉国家政策,尤其是惠农的政策,这样,在向上级政府为本村申请项目时才能争取到拨款、政策支持等优惠条件。

  既要赢得群众基础,又要尊重农村实际

  “村官”好不好当?几位“村官”告诉记者:“农村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要想胜任‘村官’的工作,必须掌握老村干部们在长期基层工作经验中体现出来的处事能力。”

  “要与村民打成一片,工作才好开展。”马营村书记助理李海涛是个憨厚朴实的小伙子,他新得了一个特别的绰号——“非洲朋友”。李海涛说,去年村里搞环境整治,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缺劳力,他就带头清理垃圾、杂物,拆除违章建筑、植树种花。为了清运垃圾,他甚至学会了开农用拖拉机。长时间的户外劳动加上延庆强烈的阳光,整个人晒得黝黑,就得了这个绰号。“每当村民们这样叫自己,心里就很美,觉得村民们没拿自己当外人。”

  农村有其特有的社情民意,做任何工作都要尊重农村实际,村民们才信你。有一次,一个村民找三街村村干部,说前院人家种的4棵大树遮住了他家的庭院,侵犯了他的采光权,影响了90多岁老母亲的健康,要求砍掉这4棵树。王贺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大树遮阴时间并没有达到相关法律规定的时数,不构成对采光权的侵犯。但如果严格依照法律进行调解,势必导致村民矛盾激化。后来,村干部开会讨论,决定将树冠削薄,使阳光能透过树冠照射村民家里。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而王贺也第一次体会到情、理、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后来,这件事还作为处理基层矛盾的典型进行宣传呢!”王贺很自豪地说。

  用知识改变农村,要先摸清底牌再规划

  “只有理论知识没有田间实践,老百姓是不会相信你的。”大营村主任助理、康庄镇2006年度优秀“村官”刘克军深有体会。大营村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刘克军发现,村民们对使用生物防治等科学防治技术有抵触。但是,要想使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禁止使用农药。为了让菜农们认识这一防治技术的效果,在“小黄盆性引诱剂杀虫”在大营村推广试验期间,刘克军每天到田里记录害虫的诱杀量,进行试验数据记录工作。通过实际对比,菜农们改变了观念,认识到生物防治等科学防治技术的重要性。

  “改造农村,首先应当考虑当地的生产现状、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摸清底牌再作规划。”区域经济专家、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建议,“村官”们可以结合目前正在北京农村建设的“三起来”(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认识到如何用新的科学技术改进现有的状况,并且注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的“四能”(能看、能学、能干、能转)得以实现。

  “农村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村官’在那里应该大有所为。”王有年说,“村官”们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新农村建设出把力。(本报记者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