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的手帕口地区多年来有一个东西走向的铁道路口,附近4个社区的数万居民需要通过此道口通行。火车通过时道口会临时封闭,因而此处时常出现交通拥堵。
为解决道口交通拥堵情况,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曾批准了一项工程,将手帕口铁道口这样的平面道路改为立交式道路,让道口两侧人员和车辆从地下通过。这本是个不错的设想,但随着这个道口主体工程在今年修建完成,来往两侧的居民们却发现地下通道在设计上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由于通道是修在火车铁轨之下,通道修得很深,出入口台阶坡度非常大。陡峭的阶梯对老人、残疾人、小孩、骑乘自行车的居民来说,通过非常艰难。 因为阶梯道不好走,居民纷纷选择坡度较缓的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是供轮椅进出的通道,宽度不足2米,且有多个直角拐角,不是一条笔直的通道,而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行人都混行在其中,很不安全。由于居民往来道口不便导致通行次数减少,道口两侧的超市、饭馆、商店的营业情况也因此受到影响。

手帕口铁道路口行人地下通道
家住手帕口铁道附近二热社区的居民易凡,作为一名热心公益的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为解决道口设计欠合理带来的居民出行难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先后联系了市政12345热线、北京西城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手帕口北社区、小马厂社区、二热社区以及有关媒体。通过多方奔走,易凡于今年五月底得到了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信访与信息公开处对于该问题的回复,并受邀作为居民代表前往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参加“手帕口铁路道口规划与建设管理沟通协调会”,与该工程的施工方、方案设计师、交通委、交管局等有关管理部门见面商谈道路整改意见方案。易凡在会上提议在手帕口铁道地下通道处为居民修建电梯。

易凡联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103.9的记者前来采访

增设电梯方案示意图,红色矩形为易凡提出的拟建电梯位置,蓝色矩形为市属设计院的设计师初步论证后给出拟建电梯的位置。
在这次协调会上,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信访与信息公开处的副调研员栗珂和其他有关部门代表认真听取了易凡对于目前道路设计不合理的意见,充分肯定了易凡为道口附近社区居民生活和出行反映问题的正确做法。栗珂表示,会在两周之内进行道口增设电梯的可行性论证,待论证通过后会召开协调会解决道路整改施工。

“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易凡
据了解,易凡2007年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政法系(现为文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他热心公益,关心民生,常常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身边居民。他多年来积极参与和举办社会公益活动,2015年创立了高校公益音乐活动“北京高校大学生露天草地音乐节”,2017年被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定为“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志愿者最高等级)。在易凡看来,志愿者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有利于社会更好的发展与完善,志愿者不只是要被组织、被要求才去参与公益志愿活动,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敢于为了维护公共权益站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易凡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我更应该积极为身边社区居民解决公共权益问题。对于政府部门积极回应,并联系多部门召开协调会协商增设电梯解决问题,我感到很高兴,这体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积极处理和重视市民反映意见的态度和决心。”
协调会两周之后,易凡了解到增设电梯方案的论证情况,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工程设计方)代表工程师王京京在初步技术论证后表示,在现有技术上增设修建电梯没有任何问题,仅是拆改管线修建电梯在技术上并不难,但由于管线拆改涉及不同管线权属单位,可能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帮助协调;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施工方)代表工程师魏炜在初步技术论证后表示,只要能协调好管线拆改问题,就可以修建电梯;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目前还在全面论证修建电梯的具体方案。“后续我也会持续关注这个工程的进展情况,希望通过各部门的努力,真正落实电梯的修建,最终解决手帕口地下通道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易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