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为宝变美乡村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牲畜、家禽粪便,这些常人眼里臭不可闻、退避三舍的污秽之物,却是北京农学院教授刘克锋成天打交道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北京郊区农村扩大规模化养殖,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超过10亿吨,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为了将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刘克锋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究,用科技让乡村重获美丽。
研究偏门变废为宝
1993年,北京市朝阳区环卫局慕名来到北京农学院,找到从事土壤肥料研究的刘克锋老师,让他帮忙攻克垃圾处理农用难题,变废为宝,将垃圾转变为有机肥。
接到这一任务后,刘克锋教授带领着几位助手走进了位于远郊的垃圾场。“当时,我们整天蹲在堆积如山的垃圾里,对垃圾成分进行取样检测。回家后,满身大粪味,根本洗不掉。刘老师一回家,他爱人不让他进屋,让他在屋外脱掉衣服扔掉,洗干净才行。”跟随刘克锋教授一起工作了二十年的王红利老师提起那时的苦日子,还是历历在目。
在旁人眼里,刘克锋教授研究的领域太特殊,又累又臭,没人愿意做。但刘克锋却认为,这些研究工作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作为北京市系统垃圾分类安全农用研究的最早研究者之一,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北京市制定垃圾分类标准提供了有效支撑,政府也逐渐找到了更科学的处理垃圾方法。
科技改造最美乡村
顺义北郎中村,是著名的“京郊养猪第一村”。这里年出栏优质种猪5万头,被北京市农业局选为“定点种猪场”,还有年屠宰商品猪100万头规模的市级定点屠宰厂。“而在20年前,因家家都养猪,村里到处都堆着猪粪,一下雨,村子坑塘就成了臭水沟。”北郎中村有机肥料厂厂长闻世常,至今还对当年的环境污染记忆深刻。
猪粪是破坏北郎中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更是首要解决的难题。1997年,北郎中的村干部经过北京市农委找到了刘克锋研究团队,希望刘克锋研究团队入驻北郎中村,处理和利用猪粪,变废为宝。18年来,刘克锋团队帮助北郎中村建起有机肥料厂,攻破了猪粪变成有机肥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为了推广一个新技术、一个新菌种,他们可能要在厂子里一住就是十几天,测准一个参数,他们经常是在猪粪堆里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出来时,一身臭味,每次从村里坐公交车回城,都要被公交车司机数落:“你上来一次,我的车就臭好几天。”
二十多年来,刘克锋团队研究成果已进行大范围应用与示范,实现了产业化。北京的顺义、通州、延庆、门头沟等多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应用了刘克锋教授的研究成果,处理畜禽粪便污染,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土壤、水系污染,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肥和栽培基质,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循环农业造福环境
作为农学院的教授,刘克锋研究的领域与农业密不可分,他为人朴实、低调,保持着农民子弟的淳朴本色,他把农村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农民兄弟有困难,找到他从不推辞。
2008年,通过延庆县与北京农学院合作推出的“1+1+X”科技培训工程,延庆养牛大村——大柏老村村支书马永存找到刘克锋,请他帮忙解决村里牛粪污染问题。他欣然答应了。经马永存牵线搭桥,村里原本做建筑生意的刘宝祥决定向北京农学院专家“取经”,在他们的技术指导和帮扶下办一个有机肥厂。厂子就建在大柏老村800亩养殖小区旁边,建厂初期,由于不同粪便的成分差别较大,生产有机肥时添加的菌剂、发酵时的温度参数都需要重新摸索和测试。村里找不到新鲜的牛粪,大伙儿都蹲在牛屁股后面,好不容易接到一锹冒着热气的牛粪,就赶紧去做实验。
2010年9月,刘宝祥的公司成立并投产,公司每年可消纳6万-7万m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2万吨。同时,刘克锋还指导村里的合作社将蚯蚓粪进行深加工,形成小循环产业。利用蚯蚓分解牛粪,养殖的蚯蚓卖给药厂;再将蚯蚓粪和牛粪有效处理成有机肥产品及栽培基质,用于花卉培育和果树养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