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潜心育人|生资学院应用化学系:教书育人求创新,教学科研并肩行

时间:2020-09-22 作者:图文:应用化学系 排版/李顺 来源: 浏览:

“教学是每位教师的光荣职责,育人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中心。”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应用化学系全系教职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己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科研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教育,充分发挥三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2020年,应用化学系被评为2018-2020年度“三育人”先进集体。

 

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应用化学系教师

应用化学系前身是基础部化学教研室。目前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海外留学经历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比例为100%。教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所有老师都具有扎实的化学教学基本功,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全校公共化学基础课,在繁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依然指导各专业的学生参加比赛,并在各类省部级化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培养效果突出。同时多年无偿指导学生考研,成绩斐然,学生反响好。

2015年,应用化学系成立,同年9月招生,老师们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同时承担全校化学公共基础课和应化专业课程,并且要在学习、生活、科研等多方面投入极大精力培养应化专业学生。至今,应用化学系已顺利培养一届毕业生,年招生规模也从30人(1个班)扩招到60人(2个班),随着工作量进一步增加,应用化学系师资严重不足,全系一共12名专任教师,其中贾明宏老师和柳春梅老师都是刚刚院系人员调整来到应化系的,所以从建系以来就依靠这10位专任教师撑起所有的教学任务,站在讲台上的纯授课学时就高达515学时/人/年,并且在没有科研实验室的状况下顺利完成了本科生的兴趣课题、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还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竞赛并取得突出成绩。

面对工作量的剧增老师们非但没有沮丧和抱怨,反而充满了热情,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今后继续深造和就业提升专业竞争力。老师们说:“真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就开心。”

 

加强思想建设,服务首都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应用化学系现有教师党员6名,多年来,应化教师党支部多次带领本科生支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党员的责任意识,了解学生动态和诉求,鼓励和培养学生党员的模范意识,提高学生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加强思想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有一次周末,生资楼6层实验室暖气漏水,楼道里的水流的到处都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老师们离学校比较远,一时难以赶到现场,应化系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组织大家扫水、差找原因,并及时地处理了这次跑水事件。

应化系的第一届毕业生100%就业,其中中小学教师4名;出国继续深造3名;考取研究生的6名;参军入伍的2名;还有在各个相关专业基层部门、事业单位的13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用自己学到的技能服务首都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毕业典礼上,一位从事中学教师的学生深情的说,她的职业选择就是因为从应化系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她也希望用切身行动能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以青教赛为契机,苦练内功,教学改革,推动教书育人工作

根据学校整体要求,生资学院每两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应化系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那三尺讲台当成自己的舞台,用新的技术和手段重新诠释“传道、授业和解惑”,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系里和课程组坚持开展教学研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探讨,互相改进。

系里以青教赛为契机,开展教学改革,随着一次次教学比赛的进行,每位老师都在不断地思考如何深化教学改革,跟随时代进步。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近年来,应化系教师申请北京农学院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8篇,出版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组建北京农学院教学团队1个,获得北京农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院级奖项6项,校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得北京农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大北农奖教金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创名师1人。在今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曲江兰老师获得理科B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最佳现场展示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这都离不开学院领导和应化系教师的支持和大力帮助。

与此同时,应化系教师深知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线下金课就是深度互动交流的课;并且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催生出的慕课(MOOC),是有生命力、有前途、有未来、通过网络改变教育的课,线上金课就是精品慕课。《绿色化学》课程主攻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实现各教学环节时间、空间分配自如的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此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智慧教学优秀课件”,还获得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奖。《仪器分析》的实验部分采用虚拟仿真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了高等学校实验中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原先“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问题,突破了原先的实验必须真刀实枪做的局限。以上这些教学成果无一不在紧跟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思想。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应用化学系坚持已有优良传统,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2015-2019年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化学竞赛共获奖54项,其中特等奖1项(该项比赛最好成绩,历史性突破),一等奖19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7项。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生化工原理竞赛获奖1项;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北京农学院第九届“农林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指导培养并获得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的学生近百人次,范围包括应化专业学生和学校其他专业学生,立足专业,辐射全校。


 

科研反哺教学,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自豪感

 

应用化学系成立时间短,还没有自己的学科和研究生,因此,系里老师们结合“大一兴趣课题,大二科研训练,大三和大四毕业论文”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本科生优势,结合学院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科学研究。

应用化学系成立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老师带领学生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有,1项北京市科协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6项北京市人才项目,7项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其他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经费两百余万。指导学生申请科创课题37项,科研训练项目22项,北京市大学生实陪计划项目6项。以学生为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申请专利8项,授权3项。应化系的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北京农学院一等奖学金3人,助学金3人,获得北京农药学会颁发的振兴农药事业奖奖学金7人,2位学生获得北京农学院最美北农人称号。

    因此,在毕业之际,学生们仍然愿意选择本专业作为求职方向,这就是专业自豪感的最好体现。在近些年应化系教师和学生们的不断努力下,专业毕业学生得到了学校老师以及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送温暖、办实事,关心爱护学生

 


 

 

应用化学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关心学生生活,积极做好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2017年8月,一直通过兼职来完成自己学业的一位15级学生家庭突遭变故,父亲病重,全家失去经济来源,母亲多年患病,还有一个准备参加中考的弟弟。

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系里老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在学院领导支持下,第一时间自发组织了捐款,总计捐款金额2万余元,并进行实地走访,帮助她度过眼前难关,同时又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

还有一位同学,为了买手机和电脑,不小心掉进了小额贷款的圈套,班主任赵文婷老师通过蛛丝马迹发现情况,并上报学院、联系家长,及时避免了经济损失,经过多次的谈话和心理疏导,这位同学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还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容易自卑,在拿到日本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后,面对未知的事物,产生了怀疑自己,逃避现实的状态,一天深夜,班主任赵文婷老师收到了他的微信,针对这个情况,赵老师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帮助他重拾自信,勇敢面对将要面临的未知挑战。

像这样的事情,应化系教师做了很多,秉承教师的职责,坚守教师的信念,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五年时光,匆匆而过,学生们的成长点滴历历在目。今年第一届应化学生顺利毕业,可以说,应化系教师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未来的岁月里,应用化学系的全体教师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辱使命,以德修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为祖国和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努力奋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