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深化作风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农林大学建设

时间:2023-03-16 作者:图文/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浏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实践中,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农林大学建设。

一、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师生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市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会,制定学习贯彻实施方案,建设专题网站,开辟学习专栏,举办主题展览,组建“宣讲团”,分层分类开展处级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和积极分子专题培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全体校领导带头到分管部门、联系单位、思政课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400支实践团队2100名师生奔赴北京所有区和京外22个省市乡村振兴一线,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其中7支团队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市高校之首。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进行深入报道。

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和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高标准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服务保障任务。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扎实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细化责任清单,推动层层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成《北京农学院章程》,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进入“快车道”。巩固深化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安全稳定政治责任,汇聚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强大力量;校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和思政课教师跟进,讲深讲透疫情防控“大思政课”,筑牢师生思想防线,学校保持总体安全稳定,在2022年度市属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每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党委常委会定期进行专题研究,推动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坚持阵地管理全覆盖,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全面加强“屏栏微网、楼堂馆道”阵地管理。坚持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常态化舆情监控制度,重要节点实行24小时值守,及时疏导解决苗头问题,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守正创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打造“最美北农人”特色品牌,大力宣传干部师生在参与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新冠疫情防控重大事件中的担当和风采,旗帜鲜明树正气、树榜样、树典型,仅2022年校外主流媒体对我校报道达300余次。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是汇聚改革发展广泛力量。集中统战资源力量,创新开展“心桥工程”,建成13家“北京科技小院”,2家科技小院获市委统战部“十佳科技小院”,11个科技小院获批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支持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离退休工作,落实校领导联系、走访慰问及校情通报制度,充分发挥老同志重要作用。重视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学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深化共青团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社团组织改革,扎实推进“青马工程”,校团委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努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把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政治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生动实践》课程。党委常委会每学期研究思政课建设,校领导讲思政课做到两个100%(校领导参与率100%、课时达标率100%)。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落实完善“一师一档”和职称评定“三单”制度。积极推进思政课“红”的底色与农业院校“绿”的特色深度融合,打造“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思政金课,思政课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近三年问卷调查显示,在校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5.76%、96.67%、98.47%。在“永远跟党走”大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先后两次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入选2022年度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案例”。

二是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意见、细化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人人重视课程思政、人人研究课程思政、人人开展课程思政,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8门课程入选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获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在北京高校率先出版专门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著作《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三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北农方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辅导员队伍“双线”晋升要求,创新开展校领导、处级干部担任“第二班主任”工作。发挥“校、院、班、宿舍”四级工作体系作用,开设24小时“北农525心理服务热线”,构建全程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立足办学特色,突出实践育人,连续16年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近三年两次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探索推进“五育并举”,成立北农耕读教育中心,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高水平体育类社团建设,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五年来,学生在文体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2项、省部级奖项304项,特别是在2022年7月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在北京高校排名第二,较上一届比赛翻了三番。

四是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落实教职工每周三下午理论学习制度,举办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战略发展研修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举办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退休教师荣休仪式,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落实教授上讲台制度,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五年来,22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市师德先锋、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领导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突出政治标准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处级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精气神明显增强,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如实报告率连续三年100%。坚持党管人才,识才、爱才、用才、聚才,出台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五年来引进11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教师49人次。2022年,1名教师被中组部、团中央等联合授予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是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比例达100%,选拔优秀辅导员、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健全二级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将基层党建工作落细落实。制定实施《二级学院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把好政治关的实施办法》《教职工党支部把好政治关、师德关的实施办法》,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创新开展红色“1+1”师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两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近五年共有35个学生党支部获得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表彰。特别是2022年,获得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并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数量为历年来最多。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选优配强专职组织员队伍,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党建督导和组织员。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程序关、培养关,五年累计发展师生党员2100余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结合,开展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党员示范岗、党员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强素质、长本领、做贡献。在北京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中,1名教师党员被记大功、2名教师党员被记功。

四、压紧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定期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层层推动责任落实。党委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常态化会商机制。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动态抽查、专项督办与年底考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共同约谈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党政负责人。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五位一体”的校内监督体系,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纪检监察双重领导机制向基层延伸,形成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协同贯通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推进校内巡察全覆盖。学校党委在高校率先开展校内巡察,制定实施办法,颁布巡察方案。截至目前共开展9批巡察,实现全校35个二级党组织和处级单位全覆盖,累计发现和完成整改问题266个。我校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委托我校完成的市属高校巡察制度研究成果,荣获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三是正风肃纪严问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开通北农“1234”综合服务热线,坚持每周“领导接待日”制度,持续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实落细。2022年,学校党委以“转作风、担使命、抓落实、促发展”为主题,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年”教育,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员工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机关、教辅、后勤等部门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发展态势持续攀升。2023年,聚焦“深化作风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学校党委全面启动“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

五、牢记强农兴农使命,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中贡献“北农力量”

一是不断提高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个一级学科列入北京市博士点建设计划,2个学科获批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生。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成为全国首个为国家培养古树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单位。积极培育、建设一流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13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202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基于都市农林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都市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实践》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科生涉农专业行业内就业率在70%以上。

二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瞄准乡村振兴主战场,扎实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现代农业前沿和北京“种业之都”建设,围绕生物种业、林木果蔬、畜禽养殖等方向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五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科研项目100余项。聚焦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签署校区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专家团队制定《平谷农业科技创新区发展规划(2018-2035)》《平谷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35)》,主动融入平谷“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成果《奶牛精准营养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聚焦首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供给,制定国内首个“即食鲜切蔬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即食鲜切蔬果生产卫生规范”国家标准。聚焦推动北京绿色发展,成立跨学科“生态桥”团队,重点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观光果园建设等技术研究,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高校率先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林业草原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是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织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依托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大学科技园、博士农场等,实施人才京郊行、百师进百村、教师科技挂职等举措,引导教师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平谷大桃产业提档升级,指导引种大桃新品种92个,改良土壤5万余亩,解决大桃品质提升、文创附加、桃枝处理等难点痛点问题,擦亮地标名片,助力平谷大桃登上“国宴”。实施引智帮扶,将从事香草研究20多年的专家教授“引入”低收入村——延庆区大庄科乡黄土梁村,仅用两年时间圆满完成脱低帮扶任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典型事迹,先后两次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获评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我校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市属高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培训北京市及对口协作地区干部和技术骨干4万余人次。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目前市属院校获批的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深化作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关键之年。学校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首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