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喜讯|我校现代园艺学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时间:2023-08-31 作者:人事处 宣传部 来源:人事处 浏览:

8月3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现代园艺学教师团队获评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现代园艺学教师团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打造形成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园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团队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观光休闲、鲜活产品应急保供、绿色生产与品质提升等研究方向,在理论研究和保障首都与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团队服务乡村振兴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7062B

立德树人铸师魂

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对标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带领师生深入基层一线,用心用情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团队教师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人才培养中,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可喜成绩。团队负责人段留生教授致力于都市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人才称号6项;王绍辉教授致力于番茄选育研究,成效显著,荣获国家级人才称号2项;郑轶教授听从国家召唤,毅然回国,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姚允聪、陈青君、秦岭、曹庆芹等团队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青年)名师等荣誉,团队指导的园艺研究生党支部获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不忘初心育桃李

团队教授、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打造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培养的学生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师生92人服务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158人次服务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活动。连续7年312名师生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获团中央、团市委表彰8次。团队从组建开始,就聚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开展长达二十余年研究,形成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园艺特色。园艺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园艺学科为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创新开展的多元制递进式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和“四层八段多元式”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创新形成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综合试验站、社会实践五级联动都市农林特色新农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5年,学生获“挑战杯”等国家及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48项,毕业生刘长安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写进教材。《设施园艺学》等5门课程获北京市优秀本科课程(课件)。建立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制度,主编和参编国家和省部级规划(都市系列)教材8部。获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及优秀本科育人等教学团队4个。

科研创新治学问

团队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观光休闲、鲜活产品应急保供、绿色生产与品质提升等研究方向。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其它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17078.14万元。“脱落酸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获2019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培育的生菜、一串红等品种亮相世园会和国庆天安门花坛,服务国家重大活动需求。团队成员发表论文200余篇,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Plant Cell等期刊,被写进教材。授权专利等53件,制定标准33件。培育观赏海棠、板栗、百合等新品种50多个,相关品种和技术累积推广示范面积超500余万亩,累计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奉献三农解民生

团队围绕板栗、番茄等特色果蔬提质增效轻简化栽培及草莓、生菜等鲜活园艺产品供应等开展相关都市园艺需求的品种选育及配套关键技术,破解现代园艺产业难题,服务首都需求。保鲜减损技术在北京企业的应用率达45%,减损率达20%,解决了城市农产品保鲜保供难题,其成果用于冬奥会食品保障;草坪轻简化修剪延绿技术配套筛选新品种成果,解决了北京地被植物持绿期短难题,有效延长地被植物7-10天持绿期,为北方城市增彩延绿作出贡献;海棠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美化,示范面积150余万亩,为北京增添更多绚丽色彩;香草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脱低”,将延庆大庄科乡打造成香草小镇,事迹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依托科技小院、博士农场、教授工作站等培养“新农人”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力量。5人获北京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嘉奖,1人获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

团结奋斗创一流

团队在段留生教授的带领下,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作用,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团队目前3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在全国影响较大、在同类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较突出的教师队伍。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国家级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30人次,30多人次在国家和省部级学会兼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