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学校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科技以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实施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创新驱动工程”,总结成绩、分析问题、研判形势,谋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召开后,学校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组织教职员工围绕学习贯彻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力,进行广泛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科技处副处长路平表示,下一步,科技处将紧密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推动实施《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谋划布局,优化创新生态,提升服务成效,形成强大合力。自立自强,奋勇争先,以科技创新助力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奋斗。
大会提出,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农林业和生物科技重点前沿领域,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尚巧霞表示,学院详细梳理教师科研方向和专长,优化科研队伍结构,组建交叉学科科研团队。“下一步将围绕都市农林业发展中植物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和社会服务,积极对接农业生产和企业需求,加快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应用。”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韩宝平表示,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对表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重点任务和举措,瞄准国家乡村振兴和智慧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和科研方向,完善科研团队的考核与评价制度,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水平,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将“繁荣社科,实现咨政水平新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芳表示,学院将整合科研团队力量,深入推动哲社与农林优势学科交叉渗透,重点在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乡村规划等领域开展交叉研究,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实现新的突破。
12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科技创新研讨会。“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实施‘理论研究培优行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玉武表示,学院将深入贯彻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农村基层党建、三农思想、乡村振兴等方向,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形成有特色、有深度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唐衡表示,学院将按照大会的部署和安排,重点围绕“‘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全力推进“三农人才振兴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北农特点、北京特色、首善标准”的培训体系和培育模式,擦亮“北农培训”品牌,链接拓展学校服务社会渠道和空间,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北农力量。
如何让更多“顶天立地”的高科技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生产力?校办产业处直属党支部书记、处长乔富强表示, 下一步将按照学校部署,实施成果落地生金行动。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资源集成、孵化平台、专业团队、物理空间等优势,瞄准产业需求,孵化高质量应用成果,加速实现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
“学校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13515’的行动计划,为全校科研工作者指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徐广才表示,将紧密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先行意识、服务意识和扎根意识,不断深化首都城乡融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实践研究,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
园林学院清芒谷设计团队近年来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打造品牌形象、盘活文化资源、优化文化空间。团队负责人王亚英副教授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环境美化和创新设计专业优势,通过“品牌文创+造型艺术、农产品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艺术乡建”社会服务,促进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实施科研青苗扶壮行动’,让我倍感振奋,也深感重任在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魏晓峰表示,作为北京市科协产业特派员、学校青年科协委员,将立足岗位和专业,瞄准科研方向不断奋进,用实际行动推动“产学研教创”深度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教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