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首次关注我校园艺学科突破性研究成果

时间:2024-04-02 作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宣传部 来源: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浏览:

我校园艺学科板栗科研创新团队近日在New Phytologist发表了题为“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nserved genes are recruited for ectomycorrhizal symbiosis(外生菌根共生招募丛枝菌根保守基因)”的学术论文。3月28日,世界著名基础科学领域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编辑部邀请了论文作者、我校特聘教授Ton Bisseling院士和李虎臣教授,对该成果进行了在线深入访谈。领域内知名专家、圣路易斯Donald Danforth植物科学中心的Armando Bravo首席研究员等肯定了该成果的研究价值。PNAS杂志以“Plants may wield the same genes to mediate fungal symbioses, whe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ir cells(植物利用相同的基因与真菌建立胞内和胞外共生体)”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是我校科研成果首次得到PNAS的关注和报道。

Ton Bisseling与李虎臣在接受访谈

植物和土壤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菌根共生体促进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在帮助植物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丛枝菌根(AM)中真菌在植物细胞内建立共生关系,作为古老的共生体其形成机制被继承应用于其它内共生形式。板栗等木本植物进化出一种新的共生形式——外生菌根(ECM)。在ECM中真菌仅在植物细胞间建立共生关系。板栗科研创新团队的成果揭示了AM共生机制也被应用于ECM共生。李虎臣提出“超过20%的AM基因在ECM中诱导表达,尽管它们中的大多数功能仍未解析,但其中的一个基因RAM2已被证明在两种共生体中发挥作用”。Ton Bisseling提出“在两条途径中发现相同的作用基因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优势’。由于这些保守基因在两条途径中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它们为探索ECM共生的工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起点”。Armando Bravo研究员对板栗科研创新团队采取的初步研究行动表示赞赏。他指出:“作者们正在探索用于细胞外菌根共生的基因是否是从细胞内的菌根共生中演化而来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适应已经存在的机制比创造新的机制更有意义。这一发现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一种被认为起源于古代植物的分子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进化为能够与多种微生物进行有益互动的机制。”访谈中,Ton Bisseling还对ECM的共生进化历程进行了剖析预测,李虎臣对未来的科研方向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Ton Bisseling、李虎臣与团队成员积极讨论

板栗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依托北京农学院现代园艺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市自然基金委联合项目的支持。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