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万物繁茂。5月21日,北京农学院举办“大手拉小手,知行合一耕读行”启耕仪式,来自北京农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和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共计4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希望同学们不仅学会耕种技术,更深刻体会‘耕读精神’的内涵,培养知农爱农情怀,让火热的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绚丽绽放。”启耕仪式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波副教授带来一场生动的耕读教育课,他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耕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点。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同学们拿起工具,有序分工,认真学习种植方法。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杨诺说:“再次走进田间地头参加耕读教育活动依然很兴奋,在学习劳作知识的同时更深地感受到了农业二字的含义,希望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


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情绪高涨,大中小学生按分组来到农事区域,认真开展活动体验,翻土、施肥、播种、插秧……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经过2个小时的辛勤劳动,400余名师生在60余亩土地上种上了紫苏、甘薯、花生等。

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带队老师杨新桐表示:“此次耕读活动不仅是一堂劳动实践课,更是一堂农业知识科普课,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知识,同时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来自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初一的张皓驰开心地说道:“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耕读活动,感触非常大,亲手将一颗颗紫苏苗栽入土里更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特别期盼看到丰收的场景。”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学生金茗杨说:“到田间地头体验耕种后更能感受到农业劳作的不易,将来会更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近年来,学校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积极推进耕读教育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打造都市农林特色耕读教育模式,引导广大北农学子在劳动中增强学农爱农、支农扶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能力本领。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积极推进大中小同上一堂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懂得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耕读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依托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持续拓展“北农耕读”品牌影响力,开展“跨校际、跨学段、跨学科”的劳动教育活动,为培养堪当乡村振兴大任、民族复兴重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