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在北农化身“乡村代言人” 数智课堂助力农产品推广

时间:2025-05-22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浏览:

“与普通西瓜相比,这种西瓜走‘小而美’的精致路线,单果重量适中,一人食刚刚好……”镜头前,经济管理学院桂琳教授正和学生们在直播间介绍一款来自昌平兴寿镇的“五色三味”西瓜,这样的助农直播是经管学院《融媒体平台实训》专业实践课程的常设项,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实践,学生们不仅能系统掌握农产品品牌策划与营销推广的理论知识,还能在课堂上当“主播”,娴熟掌握融媒体传播矩阵构建与运营的专项技能,最终实现从学生到“乡村代言人”的身份转化。

品牌建设 打造京郊特色农产品IP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品牌化能够增强京郊农产品辨识度,也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我们的课程以融媒体平台为载体,指导学生深入涉农企业调研,围绕农产品品牌策划核心任务,系统展开品牌定位、IP形象设计、传播矩阵构建及营销策略制定……”桂琳作为课程负责教师,带领教学团队通过“调研-策划-设计-推广”全链路实践,带领学生深挖如昌平草莓、西瓜,平谷大桃等农产品的地域文化与特色,指导学生撰写品牌策划书,赋予产品故事内涵,运用短视频创作、直播互动等融媒体手段,立体化讲述农产品的品牌故事,助力形成独特品牌形象。

京郊乡村是课程实践的“大课堂”,师生有时连续几天都在乡村实地、涉农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那些在村委会反复修改的调查问卷、在涉农企业对策划方案的字斟句酌、因农户一句‘大学生真懂我们’而雀跃的瞬间……最终凝结成厚达百页的策划方案。”这是每一位上过《融媒体平台实训》课程的经管学生必经的心路历程。

随着一份份策划书装订成册,新的“品牌助农行动”已在酝酿——经管多支学生团队正将课程成果转化为助农方案,继续深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京郊特色农产品IP。当青春创意扎根乡土,乡村振兴的蓝图上正展现出具有“北农特色”的青春表达。

数智课堂 打造沉浸式助农直播间

在基础理论教学之外,作为课程的高互动性模块——“直播实训”,最让学生们期待。随着数字技术迭代加速发展,各大自媒体平台规则不断更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持续学习、紧跟脚步,桂琳带着学生们边摸索,边积累。

成为一名农产品网络主播并不容易。在桂琳看来,网络主播是对产品进行传播营销的推广者,不仅仅要将农产品卖出去,还要挖掘出产品背后的品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真正的信任和认可。“网络主播首先要懂基本的直播技巧,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桂琳提到,一个好的网络主播还要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因为产品是在迅速更新的,主播也要迅速把握、挖掘出产品的卖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直播所需的“十八般武艺”?根据桂琳的介绍,经管学院开设了组织行为学、数字营销、营销策划等课程,以成立融媒体社团为契机,搭建了大大小小四个直播间,配齐了直播所需的摄像机、补光灯等设备,在新媒体平台上注册了供学生直播使用的账号,并且协调了对接农业企业的相关产品。去年暑假,直播账号坚持每天3小时的直播,同时,团队教师系统讲授直播运营策略、话术设计要点等实用技能,以确保熟练掌握直播技巧。

在桂琳看来,“直播实训”需要学生自己产品背调、卖点挖掘、设计文案到脚本创作、直播互动再到视频剪辑、复盘总结,当学生完整地参与了全流程实操训练后,不仅提升了品牌策划能力,更将直播推广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助农成效。

聚焦需求 培养产教融合型“网红主播”

产教深度融合已成为数智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桂琳教学团队在课程开设之初,发现很多优质农产品陷在“酒香巷子深”的困境里,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懂农业、擅传播、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涉农企业提供数字化品牌解决方案,助力农产品实现品牌增值与产业升级。桂琳介绍:“2022年暑假,我们与农科院下属企业进行了合作,现在还跟三元企业、北京优农富景等企业合作,学生不仅参与企业的直播,还参与涉农企业的视频账号及公众号的运营等。”她表示,未来,将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学生在就业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实质性合作,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努力培养更多有文化、有内涵、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网红主播”。

23级工商管理(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方向)专业本科生刘戎自大一开始就成为学生主播中的一员。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就坚定地选择了这个专业方向:“融媒体运营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岗位,即便企业暂未布局直播赛道,我们掌握的融媒体矩阵搭建等技能,同样能助力品牌实现品效合一的传播目标,这正是我选择这个专业方向的原因。”

作为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等有机融合,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实践育人路径,强化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