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校领导带队参加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

工作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时间:2025-05-25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浏览:

5月21日至23日,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22次会议在浙江海洋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1所农林水院校的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40余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紧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部署,着力提升高校大思政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进行交流研讨。我校党委书记赵锋参加会议并作《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主题发言。

赵锋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自身特色,努力打造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做法、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赵锋指出,学校把打造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作为推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站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践行强农兴农时代使命的高度统筹推进,彰显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建设的“大格局”。学校做实实践教学“大课堂”,创新开展多元制递进式“3+1”人才培养模式,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用好社会实践“大课堂”,组织万名师生奔赴北京所有区和京外省市“三农”一线开展支农扶农实践活动,把“大思政课”开在乡土深处;拓展思政教学“大课堂”,建设《大国三农》课程群,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学校联合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构筑“大平台”,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拓展“大平台”,整合特色资源巩固“大平台”,把300个校外基地全部打造为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平台,增强学生学农为农担当。学校用好“大师资”,练就学生强农兴农本领,领导干部带头讲“大思政课”,广大教师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甘薯教授”“草莓教授”“板栗教授”“番茄教授”等优秀典型,广大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优秀典型,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连续四届入选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两次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赵锋表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学校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2025“实干创先年”为抓手,组织师生用心用情用力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在大会交流阶段,19所高校围绕会议主题,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拓展思政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思政引领力提升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等介绍了各自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特色做法和成效。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分成五个小组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分享了各自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宝贵经验。会议确定2026年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第23次会议将由河北农业大学承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协办。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