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兼具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的清明

时间:2017-04-01 作者: 来源: 浏览: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仲春与暮春交集之际,又是一年清明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应该是最具有泥土气息的——“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的古人云,字里行间中,就把天人关系和耕种基因充分地浸染在这一颇具清新气息的时节里。因发轫于农业社会的悠悠远迈,让清明节得以用岁月之犁深耕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至今,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传统习俗,在民间都已经形成高度统一的流程,并成建制地流传下来。虽然这些风俗习惯,不见得是要看齐于庙堂之高的繁文缛节,但那份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依然故我地在中华儿女的行为举止中延续下来。

清明节,既是追忆、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踏青游春的乐趣节日。清明节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这对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意义重大。这个传承千年的时间节点和文化符号,究竟包含着哪些重要内涵?在当今“网络祭扫”等新型标签下,人们又应该如何传承清明节的文化精神?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仲富兰认为,为了更好发扬清明节文化的积极意义,如今的清明节应该成为“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重要平台。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大抵都与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对于“清明节脱胎于寒食节”的说法在学界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展读典籍发现,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将寒食节与上巳节融合的民俗节日。

另外,“清明”一词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其实,它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到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气。这个农历节气,时值阳春三月初(公历为45日前后),严寒尽头绽春蕾,万象更新的春天到来,到处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呈现出一片清明景象。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

也就是说,清明节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兼有扫墓祭奠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游玩的欢乐两种情感氛围。因此,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来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等融合而成的节日。

清明节蕴涵的文化意义,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这八个字。切莫小看这简单的八个字。其实,所有的清明节俗活动的具体内容都浓缩其间。各种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属于前者;伴随清明节日的大众性娱乐活动,包括斗鸡、拔河、放风筝、蹴鞠等则属于后者,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林林总总的节俗形式,大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豁达的生死观。孔子的“子不曰怪力乱神”,庄子的“齐生死”,把生与死看得等量齐观,把生命看成是一种呈“拋物线”型的自然过程,对生存和死亡都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

不能将清明节看窄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对已逝的亲人、祖先、先贤、英烈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节不可忽视价值在于通过节日、聚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传承,凝聚着民族精神。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清明节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

(来源:光明网)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