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人才培养模式“3+1” 随“1”应变

时间:2015-12-10 作者: 来源: 浏览: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创新性构建了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3+1”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全学程用3年时间实行课堂教学,用相对完整的1年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给专业教师是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本文深入采访了来自9个学院的16名专业教师,从他们身上勾勒出改革的轨迹。

“教什么”应“3+1”而变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首先给老师出了一道题,那就是“教什么”。“3+1”不仅是“1”的改变,在“3”的方面,老师们更是在思考如何调整。

“由于实习占去了一部分时间,传统的课堂授课时间被缩短了,因此我们对课程的设置做了部分调整,减少了课程的交叉重复。”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晓燕说道。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还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新增了一些课程,郭成魁老师主讲的专业选修课《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就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新增的课程。新增加的课程还有《嵌入式导论》、《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等。在课程改革中,还删掉了一些与实际社会需要不符的、陈旧的课程。

进入单位实习的前提是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3+1”模式要求老师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学到“货真价实”的知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杰老师说:“做好专业课与实习的衔接非常关键,老师去讲自己擅长的科目,并尽可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多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才能使学生的实习更加顺利。”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郭凯军老师也表示,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是实习的保障。“如果在学校学习时,对理论知识了解不深入,基础没有学扎实,学生实习时就容易出现问题,很多同学在实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这说明之前的知识体系里存在一些漏洞。”这些都促使老师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随着学校和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学校越发地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也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乡发展学院孙曦老师说,从实习基地和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要求老师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按照大纲有序教学,还要有意识地灌输就业所需的实践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城乡发展学院申强老师则表示,与企业紧密合作,将企业技术决策人员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企业的需求,有助于知识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学习适应社会。

园林学院马亮老师也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丰富授课内容,一方面邀请校外老师、在职的操作人员来校作报告或是授课,一方面带学生去实践基地考察,让学生对一线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也增加兴趣。

“怎么教”应“3+1而变

紧随着“教什么”而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教”。“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老师们以学生的收获为中心,注重过程,改变和丰富教学方式。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柳春梅老师说,由于“3+1”培养模式缩短了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更加精炼更加有效。在柳老师的课堂上,她特别注重将教学与实践对接,她会利用北京的资源,组织安排学生们参加会议、听报告,以便尽早熟悉单位的工作流程及方式。

经济管理学院李瑞芬老师说,在一些主干课程如《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科目,会在课前给同学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去预习课堂内容,在课堂上会即兴布置课堂作业一起讨论,课后结合网络课程中心,写成课程报告,由之前的“教学—讨论—分析”模式转化为“思考—讨论—分析”模式,总的来说,这一年教学将会更注重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面,从而能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之后的实习工作。

郭凯军老师说:“改革后,我们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地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弥补教学时间的减少。”郭凯军老师还提到,课堂上也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就课堂上相关的知识进行讨论,加强交流。

园林学院付军老师说:“‘3+1’模式,促使老师调整授课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知识及技能的课程,如居住区景观设计专题、任务分析等内容。”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娜老师介绍,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参与课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有些课程进行了专业课试点翻转课堂等,其中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通过线上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并在线上做相应的练习和讨论,课上做练习深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数学》、《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等六门课程,也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给予学生更精选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文法学院龚刚强老师在有些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形式,还增加了实践学时,提高了课堂互动。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学生自己讲的形式,虽然老师讲授的内容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以最生动的方法掌握最精选的内容,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

文法学院胡勇老师说,社会工作专业最注重的是实务操作,社工专业大一新生有一门课叫《大一新生个人成长小组》。这门课程主要是全体社工老师参与,指导大三学生担任“小老师”为大一新生指导授课,老师会在旁边做全程监控。课后指出“小老师”们的不足,对本节课进行指导。在这门课程中,大一新生可以感受到社工专业的温暖,大三学生可以在这门课中更好的实践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大一新生个人成长小组》将教书与育人进行比较完美的结合。

城乡发展学院申强改革了课程作业,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作业,将课堂作业与企业运作前沿相结合,增强课堂的实操性,改变传统理论研究的枯燥模式。通过以上的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上课主动性增强,作业的完成质量也稳步提升。学生通过与单位的真实接触,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将课本上的内容真实运用于社会,彻底完成了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

“实践实习”应“3+1”而变

“3+1”对“1”的重视,让老师深刻认识到,实习实践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使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杰老师说:“实习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另外,在单位的学习更注重专业性,学生学习知识也会更有方向。”

经管学院为了加强专业课和实习的对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一是专业课注重应用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有目的地引入热点问题和真实案例;二是开展岗前实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经管学院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实训软件,让学生知道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在外实习能“底气十足”。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通了北农东软实训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开发企业中真实的项目。在实训前还会安排老师用三周的时间串讲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使同学们在实训中更加得心应手。对于这些课程改革,学生们是比较满意的。锻炼了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为最后一年的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实习到企业等单位实习,校内指导老师并没有采取“放羊”的方式,相反,老师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关注学生、指导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完成角色转变。实习指导老师逐步将关注对象转移到企业中去。在实习检查中,不仅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学习生活,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从实习环节发现所学知识技能的不足,和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 

刘杰老师说:“有时在微信上看到同学遇到了问题,我会主动去向他们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在实习的过程中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郭凯军老师表示,老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会定期到学生的实习地点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这并不是简单的了解,很多时候我们会与学生讨论,并解答一些同学提出的疑问,尽量解决他们实习中遇到一些问题。”

“3+1”培养模式实施以来,作为一线老师,经历了思考和转变,也看到了成果。

刘杰说,多数学生对于“3+1”比较认可,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得到了锻炼。李瑞芬老师说,“3+1”培养模式实施后,学生上课总体情况相比前几年来说比较令人满意,由于第7、8学期不安排课程,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投简历、找实习单位,学生不会再出现一到大四就显得浮躁,上课出勤率不高的情况,课堂效率比前两年有明显提高。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老师表示,“3+1”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3+1”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亟需的人才。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需要,更准确的找到自身定位,通过较为完整的实习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与应用,扎实课堂知识同时也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锻炼。其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实习期其实是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通过1年的深入实践,加深对企业的了解,也给了企业足够的时间选择所需人才;最后,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有利于师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不仅是学生教师也通过“3+1”培养模式走进了企业。了解行业和企业的讯息,并把最前端的行业信息融入到了自己的授课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3+1”培养模式实施以来,老师和企业合作的更加顺畅,也使科研更加接地气。

 

附录:来自专业教师的采访笔记

应时而教,顺势而学——专业教师的“3+1”访谈录

人物: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薛飞燕老师

“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薛飞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验和实践两部分,通过在实验室参观认识、实践操作和基地专业课程学习等几个环节的开展,使同学们能够快速地从三年的理论学习转化到一年的校外实习中去。

在基地专业课程学习期间,包括薛老师在内的五位校内指导老师从理论、实操、实验流程、配置及参数检测等几方面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他们通过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来使学生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每位老师发挥各自所长,让教学内容更加精炼,学生们普遍反应效果不错。

由于3+1”培养模式的实施,同学们在校学习时间紧凑了许多,老师则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布置给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专业基础课采用手写作业;共性问题则课上统一解答;提高型和加强型的实验模拟和操作课则利用课程中心提交作业以此来提高效率和加强交流。。

谈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薛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践好比盖房子,理论就是施工图纸,图纸精确明了是施工顺利的保障,按照预期完成盖房工程是图纸设计者价值的直接体现。我们需要灵活掌握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指导实践,才能将理论与实践高效地相结合。” (采写/学生记者:罗铭)                                    

人物: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柳春梅老师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柳春梅老师介绍,“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第四年,跳出前三年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转而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

柳老师说,由于“3+1”培养模式缩短了理论课程的授课时间,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要更加精炼更加有效率。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都等到第四年,平时的授课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柳老师的课堂上,她特别注重将教学与实践对接,她也会利用北京的资源,组织安排学生们参加会议、听报告,以便尽早熟悉单位的工作流程及方式。(采写/学生记者:张傲仪)                                           

人物: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杰老师

据刘杰老师介绍,在学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之前,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就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学院和校外的相关单位有过许多合作,关系也较为密切,因此,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并不是在校内完成,而是到相关的实习单位进行。”

相较于单一的理论教学,把学生送到相关的实习单位能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刘老师说:“实习单位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另外,在单位的学习更注重专业性,学生学习知识也会更有方向。”

进入单位实习的前提是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刘老师说:“做好专业课与实习的衔接非常关键,老师去讲自己擅长的科目,并尽可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多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才能使学生的实习更加顺利。”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会与学生们保持联系,定时到实习地点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时在微信上看到同学遇到了问题,我会主动去向他们了解情况,并解决问题,在实习的过程中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刘老师说,多数学生对于“3+1”比较认可,通过这个过程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但也有少数同学在实习初期抱怨实习很辛苦。随着实习的进行,同学们慢慢体会到这种实习方式对自己的毅力和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同学们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实习,利用这个过程来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自己的能力。(采写/学生记者:温浩)                                       

人物: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晓燕老师

赵晓燕老师说,“3+1”改革主要体现在“1”的方面,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年的实习分为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两个层面,专业实习旨在进行专业知识转化和专业技能培养,而毕业实习目的是就业和创业技能的锻炼。

赵晓燕老师认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对于加强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对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

“3+1”的改革在“3”的方面,也做了调整。“由于实习占去了一年的时间,传统的课堂授课时间被缩短了,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做了一部分调整。”另外,赵晓燕老师还提到,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如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讨论和互动,在课下开设网络课程等,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谈到学生对于“3+1”改革的反响,赵晓燕老师说道:“多数同学很配合,并且也认为这对于他们是很好的一次锻炼,有很多的收获。但有些单位实习条件比较艰苦,有个别同学还不太适应这种形式,希望学院能对学生们做好动员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细节,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参与实习,有更多地收获。”(采写/学生记者:温浩)

人物:经济管理学院李瑞芬老师

学校在实施“3+1”培养模式后,第一届学生有出现不太适应的情况,老师综合第一届的情况,在课程设计上、教学方式上和教学目标上都做了不少调整。也更加注重各学科特点来设计课程教学。以主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从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效。在一些主干课程如《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科目,会在课前给同学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去预习课堂内容,在课堂上会即兴布置课堂作业一起讨论,课后结合网络课程中心,写成课程报告,由之前的“教学—讨论—分析”模式转化为“思考—讨论—分析”模式,总的来说,课程教学将会更注重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面,从而能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之后的实习工作。

“3+1”培养模式实施后,学生上课总体情况相比前几年来说比较令人满意,由于第7、8学期不安排课程,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投简历、找实习单位,学生不会再出现一到大四就显得浮躁,上课出勤率不高的情况,课堂效率比前两年有明显提高。

经管学院为了加强专业课和实习的对接,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一是专业课注重应用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有目的地引入热点问题和真实案例;二是开展岗前实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习,经管学院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实训软件,让学生知道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并体验实操细节;三是请实习基地专家和指导教师为学生讲解实习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外实习能“底气十足”(采写/学生记者:刘正)

人物: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郭凯军老师

“3+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之前学生也有实习,但很多时候,学生到牧场只是参观,实操性并不强,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改革之后,学生的实习变得更有意义。”此外,实习时学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由于校外实习所占的时间增加,课堂授课时间被缩短了,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随之做出改变,对此,郭凯军老师说:“改革后,我们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地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弥补教学时间的减少。”郭凯军老师还提到,课堂上也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就课堂上相关的知识进行讨论,加强交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是实习的保障,而专业实习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老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郭凯军老师表示:“我们会定期到学生的实习地点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这并不是简单的监督,很多时候我们会与学生讨论,并解答一些同学提出的疑问,尽量解决他们实习中遇到一些问题,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采写/学生记者:温浩)

人物:园林学院马亮老师

“3+1”人才培养模式使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变,更加侧重于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在授课方面,也由之前的老师主讲,变为“老师占50%,学生尽可能到50%”,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之前校外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对接上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学生对校外实践的操作技能不太了解。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方法,一是请进来即邀请校外老师、在职的操作人员来校作报告或是授课;二是带学生去实践基地考察,让学生对一线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也增加兴趣。“3+1”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变得清晰,兴趣也有较大的提升,旅游专业本身就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专业,通过“3+1”这种方式开展,对学生来讲帮助较大,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采写/学生记者:刘晓吉)

人物:园林学院付军老师

“3+1”模式的转变,促使老师调整授课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知识及技能的课程,如居住区景观设计专题、任务分析等内容。

在解决学生专业教学与专业实习的衔接问题上,一方面增加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一方面在原有的实习基地拓展实习内容,例如,朗棋艺景是一个园林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其实习内容较为丰富,面对此类实习基地,要对实习内容进行扩展。此外,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场所,如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点实习。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主动地了解自己身在行业的需求,调整自身状态,以更好的面对市场和社会。(采写/学生记者:刘晓吉)

人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老师

我认为“3+1”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3+1”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亟需的人才。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需要,更准确的找到自身定位,通过较为完整的实习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与应用,扎实课堂知识同时也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锻炼。其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实习期其实是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通过1年的深入实践,加深对企业的了解,也给了企业足够的时间选择所需人才;最后,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有利于师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不仅是学生教师也通过“3+1”培养模式走进了企业。了解行业和企业的讯息,并把最前端的行业信息融入到了自己的授课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3+1”培养模式实施以来,老师和企业合作的更加顺畅,也使科研更加接地气。(采写/学生记者:于浩晴)

人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顾熟琴老师

在我当班主任期间,就让学生在大一结束前,做好个人总结与规划,并用PPT汇报;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未来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联系实习单位。同时通过外请实习单位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实习单位情况,以便学生选择。

我时刻提醒同学们做人、做事要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也会做学生与实习单位的沟通桥梁,尽最大努力使学生与实习单位发展双赢。通过学生、校内及校外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逐年提高,这不仅为顾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积累,同时把学科的发展反馈到课堂,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与“3+1”改革之前相比,学生素质和实验技能有了尽一步的提高。此外,通过实习提升了学生升学、就业方面的竞争力。2014年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实习的6名学生中,有1人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录取读研,1人被中国医学科学院正式签约。在我联系的多个实习点都有因实习表现优秀而留下来工作的毕业生,在学长们的帮助下,学弟、学妹们能尽快熟悉实习单位,已形成了良性循环。(采写/学生记者:于浩晴)                                                          

人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娜老师

张老师介绍说:“3+1教学改革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有了一些改革。一是改变了课程内容的设计,使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多,还增加了几门课程之间相对综合的实践内容。二是以学生收获为目的,让同学们充分参与课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例如:课前查资料,课上分组讨论;进行专业课试点翻转课堂等。其中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通过线上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并在线上做相应的练习和讨论,课上做练习深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数学》、《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等六门课程,也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给予学生更精选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在3+1改革后,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新变化。比如改革前,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理解关注度不够。改革后,教学重点更注重应用,以用为主,理论知识相对减少。改革后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过程的培养。对于技术性知识,通过练习,使同学们由浅到深的掌握。改革后老师们也帮助同学们寻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同学们形成知识网络,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院还开通了北农东软实训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开发企业中真实的项目。在实训前还会安排老师用一定的时间串讲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使同学们在实训中更加得心应手。对于这些课程改革,学生们是比较满意的。锻炼了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为最后一年的实习打下良好基础。(采写/学生记者:李琪)

人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郭成魁老师

郭成魁主讲《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课程,这节专业选修课是“3+1”改革后,为适应社会需要,新增加的课程。新增加的课程还有《嵌入式导论》、《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等。在课程改革中,还删掉了一些与实际社会需要不符的、陈旧的课程。

计算机专业学生还由老师带领到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进行实训,学习该学院的课程改革思想,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在该校进行体验和观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专业实训项目已经顺利进行两年。其中第一批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在大连进行一学期的实训学习,第二批学生在大三的暑假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训。实训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和社会需求。同学们表示,在大连学习虽然累,但所学知识也更贴近实际需要,收获很大。(采写/学生记者:李琪)

龚刚强老师(文法学院)

“3+1”培养模式实施后,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调整,以学生的收获为中心,有些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形式,还增加了实践学时,提高了课堂互动。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学生自己讲的形式,虽然老师讲授的内容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以最生动的方法掌握最精选的内容,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

除了校外实习外,在校内也增加了实践学时,包括小学期和实践课时。实践课时每位老师的安排不同。例如:参观法庭、旁听审案、请外校的专家讲座等。我个人采用模拟法庭软件操作的形式,运用计算机中的模拟法庭软件,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并同时扮演原告律师、被告律师、法官三种角色。小学期采用的则是真实的模拟法庭,将同学们进行分组,模拟真实法庭进行审案。这些改革,改变了原有课程实践少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大帮助。(采写/学生记者:李琪  晋祎璠)

人物:文法学院胡勇老师

社会工作专业最注重的是实务操作,因此在校外设有很多基层的实践基地,例如城乡结合部综合基地、社会福利与民政相关的实践基地,学生们会去那里亲身实践,给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个人的潜能,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课占总学时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其它学时则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增强理论基础,重视实践环节,与学校提倡的特色相结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社工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取得进步。这样安排教学方式也为最后一年的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社工专业为大一新生设有一门特色课程《新生个人成长小组》。这门课程是由全体社工教师参与,指导大三学生担任工作员,大三学生担任6周的“小老师”为大一新生“辅助授课”,采用“单面镜”的形式,每节课都有具体的要达成的目标(例如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如何加强协作意识)。由学长学姐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协助大一新生处理好在生理、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指导老师会一直在“单面镜”的后面做全程监控,课后指导教师指出“小老师”们的不足,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和辅导。在这门课程中,大一新不仅生可以感受到社工专业的温暖,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新环境,同时也锻炼了大三学生。大三学生可以在这门课中更好的实践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新生个人成长小组》将教书与育人进行了比较完美的结合。这门课程由大三学生自己报名参加,每年报名人数都非常多。大一新生和大三学生都能获得非常大的益处。(采写/学生记者:李琪  晋祎璠)

人物:城乡发展学院孙曦老师

“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随着和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越发地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按照大纲有序教学,还要有意识地灌输就业所需的实践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为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更高,这说明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性更强,实践技能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更直接、更明显。因此,面对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学校实践课程的设计中,邀请企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培训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实践技能。在实习检查中,实习指导教师的关注点不仅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学习生活,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从实习环节发现所学知识技能的不足,和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 

目前,城乡发展学院学生对于“3+1”实施的反响越来越好,学生对实习的认知度增强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了。“3+1”的“1”的效果真正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采写/学生记者:王一涵)

人物:城乡发展学院申强老师

城乡学院实行“3+1”较其他学院早,从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就从学生实习的角度逐渐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专业类型和性质,加大专业课实验学时的比例,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同时,鼓励实验课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专业的相关活动中去。比如,会展专业鼓励学生短时间做展会志愿者,通过走出校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一举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机会。

其次,与企业紧密合作,将企业技术、决策人员引入课堂,不仅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企业的人才需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对接,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习、适应社会。

最后,改革课程作业,将企业案例引入课堂作业,将课堂作业与企业运作前沿相结合,增强课堂的实操性,改变传统理论研究的枯燥模式。通过以上的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上课主动性增强,作业的完成质量也稳步提升。学生通过与单位的真实接触,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将课本上的内容真实运用于社会,彻底完成了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采写/学生记者:王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