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如约而至。重阳节民俗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登高之所以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值此秋高气爽之际,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对于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益处的趣事。这才真正是登高风俗所以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是重阳节最主要的时令风俗食品。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在农历中接近岁暮,诗人们登山临水时不由会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伤感,初九是他们诗酒雅集时歌咏的主要对象,而民俗则在登山的同时,也要欣赏一番秋景。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敬老节,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代代相传。敬老的传统诞生于漫长的农耕社会,那时生产生活经验主要靠时间的积累,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有经验,年长者受到更多的尊重,人们相信年长者阅历丰富,见多识广。
事实上,老人也往往能够对世事做出更理性、更明智的判断,俗语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传统中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维系血缘亲情的最重要纽带,老人作为家庭的创造者和培育者,他的存在就是对家族内在一体关系的证明,爱护老人与爱护家庭几乎是同义的;同时在过去国家被视为家族亲缘关系的放大形式。人们认为,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就必然会对国家不忠;对长者不仁,就必然会对天下不义。这样,是否敬老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公德的标准。
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意思是说,作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
在当代,传统中国聚族而居、男耕女织的社会条件已经解体。家庭成员各有不同的职业,有的在乡村,有的在城市,甚至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天南地北,聚少离多,但家国情依旧;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社会节奏加速运转的时代,人的知识每天都需要更新,但老人的智慧和经验依然不容质疑。多少年来,重阳节依然是全球华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份心灵的温馨守望。不管在海角还是天涯,在这一天,人们都愿意为老人送上一个祝福。
关爱老人不仅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们希望能获得子女的更多关注,与子女多一点交流。“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成为重阳节老人们提出的最强烈的愿望,多给老人们一些精神关爱。同时,还要营造敬老助老的和谐社会氛围,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兴办老年公益服务产业,营造宽松环境,焕发老年人的生命活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