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中国教育报]北京农学院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2009-05-06 作者:数据迁移用户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地处回龙观文化区北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东侧,毗邻八达岭高速公路。校园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幽雅,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多年来,学校一直以立足北京,融入郊区,服务首都“三农”为己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紧紧抓住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契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全力培养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都市型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体系的逐步建立,北京农业的功能定位也发生巨大变化,保障城市供给已不再是农业第一功能,随着北京农业的转型,其功能已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的融合。因此,如何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规律与特征,找准位置、调整自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培养真正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北京农学院不断探索的课题。

200110月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都市农业研究所”,在校内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200410月主办了首届“都市农业国际学术会议”;其理论研究成果成为北京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被评价为在北京农业转型期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

学校确立了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以服务北京现代化、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坚持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坚持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姻;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办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产学研推一体化,突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快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加快新型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农、工、经、管、法、文、理等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和融合。

学校率先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观。在理论层面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设计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思路,提出了“懂生产、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培养观。

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学科支撑,优化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结构

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体系。针对北京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林经济与管理三大方向,整合资源,构建平台,打造了畜牧兽医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文学科群5大学科群;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由2个增加到4个,分别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农业经济管理、临床兽医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从1个增加到4个,分别是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重点实验室、都市型现代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层建设。第一层次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为校级骨干专业建设,第三层次为新建专业建设。学校近年来新增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规划专业等4个专业,并对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学等传统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扩展与改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造就能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高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策划、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2008年园艺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园林专业等4个专业被批准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进行了3次大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培养方案构建了“3大平台、4个模块、5大基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大平台:公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类群—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特色—扩展教育平台;4个模块: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公共实践和素质拓展;5大基地: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北京高等学校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市首批19个之一)、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新培养方案突出一切以学生需求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苈劭尉?SPAN lang=EN-US>20%,增加实践课35%;加强文理交叉,实行分层教学。稳步推进“22”活动学期制,长短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建成了以普通昆虫学等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为核心,优秀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着重解决课程之间重复脱节和“因人设课”等问题;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实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效果好”的目标。

学校将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吸纳消化,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建设。其中《园艺植物栽培学》、《种子经营管理学》、《休闲农业概论》等12部教材获国家和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13部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园林生态学》等2部教材获得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2002年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实行“3+1”学制。已有毕业生中45.6%考取国外研究生,其余54.4%全部就业。现中英合作办学模式已扩至中澳、中美合作。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逐渐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八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目标,将其分解落实到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并实施 “22”活动学期制。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科技大篷车连续9年驶入农村,参加学生数达万余人次。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得社会实践首都贡献奖,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实施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每年遴选50项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大学生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近三年,先后有20位大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荣获奖励。

学校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都市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创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京)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为先导,引领实验教学改革,带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实践资源支撑。建成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与延庆县四海镇、平谷区大华山镇、门头沟区龙泉镇、延庆县康庄镇、昌平区兴寿镇等建立了六大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和73个类型不同的实践基地,年接待校内外学生26000人次,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基地资源支撑。

人才质量不断改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社会信誉度大幅提升

2004年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积极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率先研究构建了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北京农学院建立和发展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4.2%。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共有285名毕业生奔赴京郊十余个郊区县担任“村官”,学校专门成立“百名专家顾问团”进行“后培养”,全程跟踪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2008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学校“村官”培养给予重要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新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2009年学校又新增了1个本科专业,即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方向)专业;细化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农学专业设置观光农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园艺专业突出设施园艺、优质产品安全生产等特色;植物保护专业重点为植物医学方向;动物科学专业设置伴侣动物和动物生物技术2个专业方向。北京市大力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亟需人才的培养,在全市考生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北京农学院继续稳定招生规模,2009年在京招收本科1204(文史291人、理工913),高职400(文史155人、理工245)。目前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都市型现代农科特色更加鲜明,将在彰显学校特色,更好地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