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聚焦招生|选农学专业,做与现代农业和种业发展相匹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时间:2021-05-31 作者:北京农学院招生办公室 来源: 浏览:
一、专业介绍        
       


农学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根据世界和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及中国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集约经营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强化遗传育种与农业生物技术相结合,培养与现代农业和种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种业之都”产业发展规划,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的本科专业卓越人才为宗旨,培养符合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现代作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熟悉作物种子改良及种子生产技术,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农业科学与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及完善人格的具备从事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种子管理、生产、加工和营销等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三、专业特色

以现代农业科学为基础、生物技术为主体、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培养掌握“农作物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生物组学、分子设计育种、品种推广”等全产业的知识和技能、符合现代都市农业需要的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普通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分子生物学导论、基因工程、R语言导论、生物信息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农业标准化体系、现代农场管理等。

种质资源品质分析实验


五、师资力量

农学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现任教师中北京市创新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青年骨干人才2人。农学系教师先后 4 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六、学生风采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迎新晚会


感恩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民族文化节


暑期社会实践


团日活动




种子画大赛

七、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作物学等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在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近4年,农学专业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均稳定在97%左右,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农业局、农业推广技术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达 36.12%。

2021届毕业生深造的比例达51%,分别考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



八、优秀校友代表

1.赵久然(7911班)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BMT)技术工作组专家、北京农业育种创新平台玉米首席专家,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及产业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家973课题及北京市科技重大项目多项,牵头成立北京玉米DH育种联合体和国家现代农科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6项,科技推广奖4项、发明专利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受理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著20余部。

带领团队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60多个,其中国审品种2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1项,获受理植物新品种权10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京科糯2000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50%以上,京科968增产显著,创玉米品种一次技术转让费最高纪录。构建已有14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并广泛应用,获标准DNA指纹库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

2.李云伏(8111班)

现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管委会主任。曾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持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主持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等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的“北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顺义‘三高’)”项目,提出了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模式,为顺义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育种领域,先后策划了“华北农作物核心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果树种质资源库建设及核心种质资源研究”等一批市级重大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推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二系杂交小麦和玉米育种的科研水平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中提出的农业科技发展思路,策划了小麦、玉米、蔬菜、林业、果树、草类等的转基因专项,促进了北京市农业转基因作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