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的途径
高东
摘要:努力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将服务首都农村和农业作为己任,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以选任“村官”助理为途径,在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方向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农业人才;服务“三农”
人才是强国之本,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之本。但是,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近国家颁发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关于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高等农业院校要在实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主要职能过程中,努力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
目前,农业还是弱势行业,受现有条件和社会偏见的影响,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缺少从事农业的社会责任感,学农不爱农,也缺乏务农的能力与信心。笔者曾对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等院校做过调查,有21.45%的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不了解,46%的学生缺乏对农村社会的深入了解,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畏惧服务“三农”工作的生活环境。这些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价值取向和职业理想,也影响到高等农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所农林高校,始终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将服务首都农村和农业作为己任,全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献身农业,连续多年实现招生一志愿率100%,就业率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4.6%。
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理念
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的主阵地。学校结合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多次开展教育观念大讨论,提出了符合首都农业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理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同时,为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调整并新办了一些适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重新编制了本科培养方案。其特点是: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精简理论授课,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文理交叉,实行分层教学。无论是涉农专业还是非涉农专业,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如法学专业成立了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北京农学院三农法律诊所”,受到学生及京郊农民的欢迎。
引导每位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农村”,加深学生对农村现状的认识。学校坚持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把“走进农村、感受农村”纳入培养方案之中,列入“形势政策”课实践环节。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走进农村、感受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以开展社会调查为主,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以开展和专业相关的农村实践服务活动为主。学校重视对学生服务“三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小学期或节假日,以科研项目、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针对北京生源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积极等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形成了“以赛带练”的特色培养方式,使他们在比赛中,找到学农的兴趣、感受比赛的快乐,增长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能。
为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精神,加强动手能力锻炼,学校与校外100多个单位签定了实习、实训协议,有三个基地被市教委评为市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学校还要求教师能在实验室上的课,就不要在教室上;能在实训基地上的课,就不要在校内上,每年安排两个小学期集中实习、实训,稳步推进“2+X”学期制,走出去,请进来,长短结合,内外结合。另外加强相关讲座、研讨等投入,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将服务“三农”意识渗透到每门课程中,四年学习不断线,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逐步树立服务“三农”的理念,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和技能。
二、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强化历练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学校强烈意识到,维护食品质量和安全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应该从大学生进入食品专业学习开始,强化其作为食品人与大众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角色意识。举行食品人入职宣誓活动,通过以“志愿加入中国食品行业,秉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发扬‘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放心满意’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规,执行行业标准,为保护人民饮食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为内容的新生入职宣誓活动,增强了学生维护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坚定了学生恪守职业道德的决心。每年食品节上,学生自制葡萄酒、果汁、酸奶、蛋糕、肉制品等,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平时学生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定期到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用展版等形式向全校学生做宣传,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
学校把开展红色“1+1”活动作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深入农村的平台,组织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到北京郊区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之前,学生们认真学习有关农村问题的政策文件,充分准备各种宣传资料,包括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三农”问题的相关文件,及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和现状的知识材料等。实践中,学生们分组开展活动,深入农家与当地农民促膝交流,了解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农业发展等多方面情况,尤其对当地种、养殖业的发展,教育、医疗情况,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与此同时,积极向农民宣讲国家的“三农”政策,向他们分发装订成册的宣传材料,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知识和技术,给农民朋友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使大学生党员能够了解农民、农村、农业,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认识的过程,也是加深认识的过程。学校先后组织了100多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京郊大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了解农村,增强他们服务农村的责任感。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百镇千村”社会调查,对13个郊区县、138个乡镇、333个行政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学校还实施了“一名大学生联系一个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1000多名在校生对其所联系的村进行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的调研;另外小分队实施科技扶农,把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送到基层。农村社会实践培养了在校生学农、爱农意识,增进了对农民现状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并体会用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一名去农村就业的2009年毕业生高俊飞深有感触地说道:“是社会实践让我深入了解了农村,提高了本领,坚定了去基层就业、服务基层的信心。”
三、以选任“村官”助理为途径,积极推进服务“三农”的行动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国农业大学时深情地对学生们讲:“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他希望农科学生学农爱农,刻苦学习,加强实践,努力成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笔者在对几所农业院校调查中发现,有近70%(调查中有61.3%是非农生源)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但由于知识、能力、家庭等原因,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学校积极探索将促进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作为服务“三农”的实际行动,先后制定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奖励办法》和《北京农学院“村官‘十佳’科技推广标兵”奖励办法》,从政策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创)业。学校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等举措,全方位引导、支持毕业生到农村建功立业。
“扶上马,送全程”,帮助“村官助理”迅速成长。多年来,学校发挥学科优势,依托科技推广体系,架起他们服务农村的桥梁。首先成立百名专家顾问团,以百项实用技术为依托,建立专家与大学生“村官”的“一对一”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科技支撑。另外,鼓励承担科研项目、熟悉农村工作的专家教授,聘任大学生“村官”担任科研助手,通过项目切入、技术帮扶,培养他们科研推广能力。2006年,学校与延庆县联合建立了“1+1+X”科技推广体系,由学校专家团队带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带动培养帮扶多名骨干农民,形成传帮带式的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学校选派教师挂职锻炼,针对大学生“村官”分布的情况,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大学生“村官”所在区县、乡镇挂职,对大学生“村官”给予全面指导,解决实际难题。通过多种途径,密切了学校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畅通了信息渠道,使学校的智力支持得到更好地落实。学生们讲,农学院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坚强后盾!
典型人物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效应。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年以扎根农村、基层创业并做出突出贡献为标准,评选出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并将他们请回学校隆重召开表彰大会。一方面鼓励他们取得的成绩,让他们不忘北农情;另一方面是用他们的事迹对在校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在农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激励在校生到农村建功立业。2009年,学校组织大学生记者团以“深入基层农村,寻找青春榜样”为主题,通过走访学校几年来赴北京十余个远郊区县的40名大学生“村官”,将所采写的众多鲜活的大学生“村官”事迹集结而成《青春的足迹——大学生”村官”成长历程》一书,在大学生“村官”和在校大学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平时还邀请村官助理所在地的乡镇领导来校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状况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召开新老“村官助理”座谈会;邀请长期工作在农村生产一线的专家、教授对毕业生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在校生,点燃了他们到农村就(创)业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服务农村、到农村建功立业的决心。
家长的就业观对毕业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学校做好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就业观。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召开学生家长会,全面介绍学校的情况及本专业前景,让家长了解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今天,学生应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如何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转变学生家长的就业观念和适度降低就业期望值,学校在每年举办的毕业生服务基层表彰大会上都邀请毕业生家长代表参会,一同感受毕业生在服务基层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学生锻炼成长的真实经历,激发家长的社会责任感,点燃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服务的热情,促进学生到农村就业。
在学校的支持下,多年来北农的“村官”助理们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涌现出许多像“将学校技术成果引进,带领村民致富”的延庆康庄镇村官王贺、“把当地资源与学校技术结合”平谷北寨红杏品牌打造者贾辉、“自主创业”西瓜之乡开创蘑菇产业的大兴庞各庄镇村官陈墨等一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先进典型,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充分认可,他们说,北京农学院的毕业生“想下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农民日报》《CCTV经济半小时》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09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排演的话剧《大学生村官》就是以我校优秀大学生“村官”群体为原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9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持召开完善大学生“村官”、“社工”长效管理机制专题调研座谈会上,时任党委书记王慧敏代表教育系统作了专题发言,汇报了学校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市领导对学校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扎实开展大学生“村官”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曾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