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
12月20日
电(刘铁军)昌平崔村镇大辛峰村村官柳明娟依托母校智力资源,运用自主研发的苹果有机营养液,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延庆康庄镇西山沟村村官孙智慧借助母校专家顾问团优势,主动承包蔬菜大棚,通过示范作用,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永宁镇设施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延庆康庄镇西红寺村村官马剑锋通过努力使特色“西红寺”西瓜品种顺利通过有机认证,提升了这一地方特色品种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12
月20日
,北京农学院召开实施“村官”工作五周年回顾暨村官“十佳”科技推广标兵表彰大会,对十佳科技推广标兵进行表彰,给予每人3000元现金奖励,以表彰他们扎根农村以来潜心钻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探索、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和心系“三农”、科技富农的服务精神。
校长王有年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大会既是学校对5年来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后续支持、技能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更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知识化、年轻化、密切联系农村实际的优势,推动学校“村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技服务与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使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青年骨干和实用人才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5年来,北京农学院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学校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和年龄优势,使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在学校的支持下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他们中有4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0人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18人荣获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5年来,北京农学院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和不断完善专家支撑体系。2006年4月,学校成立了由12名熟悉农村工作教授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顾问团多次深入农村,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实际难题。建立推广教授制度,鼓励承担科研项目的专家教授,聘任大学生“村官”担任科研助手,通过项目切入、技术帮扶,培养他们科研推广能力,提高服务农村的能力。2008年5月,专家顾问团扩充到100名教授,以百项实用技术为依托,建立专家与大学生“村官”的“一对一”服务体系,覆盖所有涉农专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2009年,学校启动了大学生村官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由学校专家团队带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带动培养帮扶多名骨干农民,形成传帮带式的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体系。王寒和陈学珍教授带领康庄镇三街村村主任助理王贺,通过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推广,带动康庄镇10余名农民骨干试种七彩甘薯,每亩最低纯收益约为2000元,分别是种植传统红薯和玉米纯收益的4倍和6倍以上。2010年,学校研制成功农事通产品,它是首款基于网络技术的服务大学生“村官”的便携智能产品,是百名专家顾问团资源的有效整合,旨在用网络技术实时服务更多的大学生“村官”。
5年来,北京农学院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不断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学校通过编辑出版了大学生村官系列培训教材,举办科技培训班、建立农业推广硕士授予点等方式,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本领。5年来,学校共编写出版了30册培训教材,累计400万字;举办了村官班训46期,累计培训村官2000人次。在举办培训班过程中,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村官”群体特点,结合他们所在乡镇产业特色和需求,科学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方案,“量身定制,分类培训”,进行分班分层次培训。学校增设了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在职攻读学位的渠道。
5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宣传优势,营造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良好舆论环境。学校通过采取全过程跟踪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历程、树立先进典型等措施,高度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不断提高优秀毕业生的社会影响力。先后树立了资源技术结合型、技术成果引进型、自主创业型等先进典型。例如,贾辉被树立为资源技术结合型先进典型。他依靠当地资源结合学校提供的技术,解决了当地杏树生产中的问题,提升了红杏管理水平,形成了“北寨红杏”品牌,提高了经济社会价值;王贺被树立为技术成果引进型先进典型。他从学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七彩甘薯,在学校教授指导下,带动康庄镇种植彩色甘薯,致富当地农民。陈墨被树立为自主创业型先进典型。他紧密联系农村实际选择创业领域,创建北京“爱农星”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积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民传授相关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贾辉、王贺、胡一萍、佟克佳、陈墨等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业绩被领导和当地农民所认同,被民众所了解。
5年来,北京农学院开展的村官工作积极引导和激励了在校生基层就业,共有2200余名毕业生踊跃报名到村任职,占学校毕业生总数的27%。有587名担任大学生“村官”,其中党员172人,占学校大学生“村官”的31%。
明年即将毕业的来自该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可强表示:“了解了科技推广标兵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们服务农村的信心。作为农学专业学生,我以后要向陈墨学长学习大胆创业,利用专业优势为农村谋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