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李江涛)素有“京东大桃第一镇”的北京平谷大华山镇,以发展林果产业为主导。尤其是该镇的苏子峪村,拥有三百年的蜜枣、蜜梨种植史,是三百年的朝廷供品生产基地。多年来,种植蜜枣、蜜梨、优质桃、核桃、柿子等果品,是北京传统名优特果品的生产地。其果品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0 %。
然而,由于种植面积较大,各种管理技术不到位,近几年,村民渐渐发现,果树开始长得歪歪扭扭,果子的品质也一年不如一年。苏子峪村的果品产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正当村民们无奈时,以王有年教授、师光禄教授为首的北京农学院专家教授团队师生们来了,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新资金,为苏子峪村果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苏子峪村成为北京农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成为学校科研教学基地,更成为学校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双方在合作中实现了双赢。
2005年,北京农学院与平谷区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北京农学院为平谷区提供农民培训、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等全方位优质服务。签署协议后,校长王有年教授就带领北京市“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创新团队和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深入山区、农村和田间地头,在平谷区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推广活动,与平谷果办合作,全面指导农民推广果树标准化技术,帮助平谷区大桃提质增效、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而大华山镇苏子峪村成为这一全面合作的最先受益者。
经北京农学院专家工作组前后8趟、80多人次的实地考察,一个星期不分昼夜的起草、修改、定稿,长达70多页的《苏子峪村区域发展整体规划》摆上了北京市和平谷区领导的案头。原北京市牛有成副市长充分肯定了规划,视察了苏子峪村。1000多万元的基本建设经费也随之定向投到苏子峪村。
如今的苏子峪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成为合作协议的受益者。
2006年,北京农学院继续强化对苏子峪村的支持力度。当年8月,学校在大华山镇启动了“1+1+X”工程(从2006年开始,北京农学院与延庆县共同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1+1+X工程”。第一个“
1”
是指建立一支以北京农学院教师为主的市属专家队伍,第二个“
1”
指建设一支延庆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是指延庆县农村实用人才。此后,学校又在京郊多个区县推行这项工程),将苏子峪村确定为学校的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决定以苏子峪村为试点进行农业技术知识帮扶,再覆盖整个大华山镇,进而为大华镇建设一支示范能力强、带动作用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此项目由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具体负责实施,由北京农学院校长王有年和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师光禄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为主体开展工作。生物技术学院为此成立了以院长师光禄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年初确立年度重点工作折子工程,年中、年末进行检查。同时,生物技术学院还对教师下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要求,将教师的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中。
经过调研,师光禄教授等人摸清了苏子峪村的农村人才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四级培训指导体系。即以北京农学院专业教师为主体培训师资,由村主任负责培训的协调工作,专业教师重点培训苏子峪村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为第一培训层次,大学生“村官”指导当地的科技协调员为第二培训层次,科技协调员负责5名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为第三培训层次,5名技术人才示范带动50名农户为第四培训层次。四级培训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制定了不同培养方案,比如,北京农学院专业教师在培训大学生“村官”注重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村官”在对技术理论知识有深入了解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四级培训指导体系有效发挥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优势。2007年,大华山镇农民科学技术协调员增加80人,农民技术员增加230人,带动全镇农户增加600多户。2008年协调员增加到120人,农民技术员增加到300多人。带动全镇农户增加到千余户。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学院积极丰富“1+1+x”工程的培训指导形式。先后探索建立“一帮一”指导机制、集中授课与知识普及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生物技术学院根据苏子峪村的种植特点、果品销售状况,组织植物科技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园林学院、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专业教师深入苏子峪村对农民科学技术员进行“一帮一”指导,并进行实地操作指导。
根据当地村民种植和管理观念落后的特点,生物技术学院将集中讲课与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家入村集中讲课,印发果树管理传单,赠送果树病虫害、果树栽培管理等资料等方式,先后在大华山镇前北宫、后北宫、麻子峪、挂甲峪、泉水峪、砖瓦窑等村庄举办8-10 期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培训班,赠送科技宣传资料5000余份、图书1200余册,培训1000人次以上,向果农宣传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动了当地村民观念的更新。
通过专家教授的实地调研,现场咨询与指导,印发病虫害宣传资料,办班培训,农民掌握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和果园管理技术,改变了过去重经验,轻科技的传统观念,使村民更加重视科学技术,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苏子峪村成为“1+1+X”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近年来,最让苏子峪村村民头疼和苦恼的是,果树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了。这直接影响到果品的产量和销售。以师光禄教授为首的生物技术学院专家教授知道这一情况后,来到大华山镇进行先期调研。在苏子峪村,他们重点查看了村民们反映较多病虫害问题。原来,村民们早已习惯用杀虫剂对付病虫害,一发现虫害就打农药。但是,病虫害依然年年有。而且,大量使用农药还会损害苏子峪村“绿色果品”的美誉,进而影响到果品的销售。
针对苏子峪村果品种植中急需解决的病虫害防治难题,北京农学院的专家教授们积极与苏子峪村进行技术对接,积极推广北京农学院早已成熟的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为了摸清病虫害的发生的原因,专家教授们带领研究生、本科生多次下乡蹲点,有时候,一蹲就是好几个月。师光禄说:“我们差不多每10天就要到基地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指导与传授果农生产管理技术。”
为更好地指导和传授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师光禄等人建立了定期反馈指导机制。即每月发布一期工作信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反映工作进展情况,提醒村民下月该预防什么病虫害。这种工作模式,使树势发育良好,病虫害基本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果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生物防病虫害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讯。苏子峪生产的果品获得了《有机果品认证证书》,挂甲峪大桃成为“绿色果品”,泉水峪大桃被推举为奥运特供果,全镇大部分村的果品都已获得“绿色认证”。
专家教授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8年6月,大华山镇政府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全镇的果农都得到北京农学院专家教授们的亲自指导,这使我镇果品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果农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升。”
报告还列举一连串的数字加以印证:通过北京农学院专家的培训与技术指导,大华山镇2007年的果品总收入9434.6万元,与2006年相比增收了2627.5万元。大华山镇2007年推广使用有机生物肥料与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的果品种植面积达22万余亩,2008年推广到25万余亩。苏子峪村2008年推广千余亩。苏子峪村户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5670元提高到2007年7740元,年人均增收达到2070元;户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577.5余元提高到2008年9468.7余元,年人均增收达到905.5元。
在农学院专家教授的帮助下,2008年大华山镇还申报了3个平谷区绿色果品产业建设项目:《挂甲峪反季节果蔬日光温室建设》《大华山镇优质果品良好农业规范示范镇建设》《大华山镇桃产业基地设施建设》。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促进了当地果品产业的发展,也让苏子峪成为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自2005年来,北京农学院专家针对苏子峪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促进了当地村民转变观念,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借助基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了双赢。
在服务苏子峪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生物技术学院专家教授深入农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研发攻关项目为切入,相继开展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提升了科研水平,撰写并发表了研究论文二十多篇,获得了专利十多项,开发植物源农药,叶面肥、药肥三种。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缩小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差距,如何教给学生更多的实用知识,成为教师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反映,服务农村次数多的教师课讲得生动多了,举得案例很实际。
农村是农业院校学生最好的课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和能力是对农业院校大中学生最好的检验。几年来,生物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苏子峪调研26班次,500余人次,占全部人数的60%。通过深入农村,培养了他们学农、爱农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去基层就业奠定了基础。北京农学院的毕业生一直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的先进事迹频频见诸报端,尤其是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引起社会关注和肯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