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科技日报] 农村科技协调员:科技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时间:2008-07-08 作者:本报记者贾婧通讯员李珊孙昊 来源:农学院 浏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855,原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一时间,科技之火借着星火计划的东风,在二十几个寒暑交替中悄然燃遍了中国的农村大地。

北京市星火计划是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的衔接,是北京市科委依靠科技引导郊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郊区中小企业升级,推动郊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2007年,北京市星火计划把培育农村先进生产力,加快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作为中心任务,将现代科技要素引入广大农村。怎样才能使农村的科技资源流动起来?使本土的人才资源发挥最大优势?北京市科委在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这颗火种上下了大工夫。

北京市星火科技培训计划共立项了8个项目,以大力培养农村乡土科技人才为目标,通过重点对农村科技协调员开展特色培训活动,实现了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以着重培养农民身边的贴心土专家为目的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制度无疑成为了北京科技星火火种的最优之选。

科技星火 以这样的方式蔓延

“1+1+X”这个看似让人迷惑的数字公式,实际上是北京市科委实现农村科技协调员系统培训的一道秘笈

2007年,北京农学院与延庆、密云、昌平、平谷4个区县合作,以建立1支专家队伍,培养1支协调员队伍,带动若干(X)农民的“1+1+X”的模式大面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农学院组织了100名教授与100名农村科技协调员对接,进行对口培养。培训内容涉及葡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枣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草莓技术栽培和防治技术、大桃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彩色甘薯栽培技术等,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年来累计培训农村科技协调员1000人次,受益农户12000,X的能量被无限放大,农民们感到,这科技的火种正在钻到他们的脑子里去。

除了以点带面的推动外,北京市科委还通过科技服务直通车,实现了对这些土专家的适时培训。

通过农村科技服务直通车,北京市科委组织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为主要核心力量,对房山区神州绿普蔬菜产销合作社、大兴区圣泽林梨果品产销合作社、怀柔区王化多源奶牛养殖合作社等10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需求调研,及时解决农民朋友的技术难题。

2007年为农民开展流动服务近100次,其中进行农业产地环境检测40余次,生产过程检测25次,农业投入品检测20次,农产品检测15次。

此外,还开展田间技术指导50多次,新技术推广培训20000人次,农村科普、科技成果巡回展示3次,充分发挥了农村科技服务流动平台的作用。

农村科技协调员作为科技火种的力量,就在这样的数字中与日俱增,显现出燎原之势。

科技星火 燃烧出那样的光彩

发展生产无疑是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第一要务,协调员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新产业,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共同致富。当前在郊区农村涌现出农民技术服务队、农业技术小时工等新型服务业,就是有组织能力的协调员把一些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工组织起来,成立技术协会,专门为缺劳力、缺技术的农民提供上门服务,获得报酬。偿到甜头的农民也会积极寻求其它创业机会,服务农村生产。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协调员也不忘改善生活环境。他们通过引进、示范、应用节能技术,改变传统生活方式,降低生活成本。

顺义区龙湾屯镇科技协调员焦自忠对传统吊炕进行技术改良,发明创造暖气吊炕,比平常吊炕提高室温24摄氏度。该项革新为每户每年节省采暖费近1400元。这一项技术目前已在柳庄户及周边村推广200户。大大改善农户取暖条件和室内环境卫生,减少了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

协调员与专家和成果充分对接,引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技术对蔬菜、蛋鸡、食用菌、草莓等10多个产业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农大三号节粮型蛋鸡项目推广鸡雏17万只,直接覆盖房山、门头沟、怀柔等7个区县33个乡镇79个村390户,辐射带动1万个养殖户。每只鸡一个生产周期节省饲料开支20元以上,周期效益比传统品种提高20%%左右。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村传统产业的效益水平,促进常规产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协调员以标准化技术为纽带,把周围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利互惠,合作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发展规模经济,大大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科技星火 生生不息的燃烧动力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科技协调员制度正在以最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京郊大地。在2008,北京市科委又为这团火添加了丰富的动力。

为每个创新型乡镇对接一家科研院所,开展长期合作。这个被命名为“1+1”的对接活动,是北京市科委的重点支持计划之一。科研院所与乡镇合作,如此创新之举必将为乡镇发展导入科技资源,提供决策支撑;另一方面,也为科研院所找到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

编写年度分析报告,利用事实说话,无疑是最有效有力的办法。总结创新型乡镇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在建设农村科技协调员的过程中,这个做法被贯彻始终。

通过科技入户”“信息入户”“服务入户的新方式将科技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最大功效。

回首2007年,始终有条主线将北京市科委的农村科技工作串联了起来,这就是农村科技协调员

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农村科技协调员体制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在农村科技工作重心的下移,成为了城区科技资源辐射进入农村的最有效的组织载体。

经过育新人、接新线、织新网的实践,农村科技协调员这颗源自京郊农民、贴近京郊农民的科技星火已燃遍京郊大地。

一个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骨干,以市场化、乡土化、社会化、信息化为标志,官产研商农多元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如今,科技协调员制度借星火之势将科技的火种播撒在了京郊农村广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植根在了每一个京郊农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