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是乌托邦,原来在书上看到的生态农场,是真实存在的!”近日,记者在“蟠桃之乡”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惊喜地发现,这里早已不是传统单纯的桃园基地,经过北京农学院与北京谷力种植专业合作社五年多的合作建设,如今已成功升级为现代化生态农场。
丫吉生态农场种植的桃树
走进平谷丫吉生态农场,桃香扑面,景新气爽,令人心旷神怡。根据北京农学院实习生现场测定,桃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6000个/cm³, 来自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的高程达教授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界定是负氧离子浓度到达1000-1500个/cm³,我们的生态农场负氧离子浓度远超这个数值,说明农场的生态环境质量非常好,是康养的好地方”。
平谷区刘家店镇总农艺师高程达教授
得益于平谷区的人才助力平台,以及刘家店镇政府和寅洞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作为挂职刘家店镇的总农艺师高程达教授在此大显身手。他将自己的梦想与多年研究的理论和科技成果付诸实践,使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在刘家店镇取得了初步成功。记者看到丫吉生态农场的桃林里,不仅种植着不同品种的桃树,桃树下方竟然长满了蘑菇。据高程达教授介绍,这便是“桃园林下经济”。他与团队陈青君教授组织农民将废弃的桃枝与玉米秸秆等配制成蘑菇菌料营养基材,运送到桃园,利用桃园的林下生态空间,种植蘑菇。一方面增添桃园产品种类,另一方面给桃园施用了有机肥,增加了土壤碳存储量。
林下经济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高程达教授继续带领团队拓宽思路,将桃林废弃物的利用达到了极致。他与团队于淼老师在废弃物制成的地表覆盖物中放养蚯蚓,利用蚯蚓过腹产生的多种活性酶,促进分解,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巧妙解决了原本的土壤板结问题。土壤肥了,产量提升了,高程达教授高兴地说,“我们也在培养人才,集思广益,争取青出于蓝”。
原先农场的板结土壤和改良后土壤的对比
平谷丫吉生态农场用实践向世人阐释了何为现代化生态农场,它不仅仅是机械和设施的现代化,更是技术和思想的现代化。对于平谷传统的种植作物桃树,高程达教授团队也提供了许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创收的新思路。他与团队任争光老师采用了生态防控理论和技术,按照桃树对水、肥、气、热、光等生态生理需求,控制和调节生态要素,并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增强树体树势,提高抗逆性和免疫力,逐步减少用药,继而以全生态环保技术代之。高程达教授与团队常丽红等老师共同研发的“桃贴”技术,赋予大桃文化元素,增加了大桃的附加价值,让文创桃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
丫吉生态农场桃园内采用粘板灭虫
丫吉生态农场打破了普通民众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将种、养、加(食品加工) 相结合,再结合产、学、研,充分利用生态要素和生态关系,消纳农业废弃物,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环环相扣形成完美闭环,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丫吉生态农场还把废弃的烂桃集中收集入罐发酵,制备成酵素,再作为液体肥,通过叶面喷施或滴灌施用到桃园里。看着当年书本上的理想终于一步步照进现实,高程达教授倍感欣慰,“我们作为应用型农业高校的师生,更需要去农村得到锤炼,这里有大课堂,这里出真知,这里能让理论变实践,能让知识直接转化成生产力。”
目前,农场产出的大桃已通过“ 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也正在进行中。根据团队成员刘悦萍教授对大桃品质研究结果显示:大桃品种丰富,品质明显提升,能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
丫吉生态农场的产品展示
高程达及其团队师生,不仅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还注重示范带动作用,近几年来自河北、山东、湖北、甘肃、江西等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不尽其数。同时,他们还承担起刘家店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工作,提出的桃园减排固碳技术,已经在周边集体经济薄弱村和农户推广应用。
(作者:季珊 摄影:弘森)
http://ds.china.com.cn/dmzg/web/hezuowenzhang/detail2_2023_06/28/4025963.html?bsh_bid=596149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