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少阳光,赤松茸种植基地不但利用了林下空间,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在不久的将来,周边的几十亩林下空地也会进行改造,成功经验继续推广扩大。
北京农学院教授陈青君(左)一直是该基地的技术指导,她从铺设基质、浇灌,到埋菌株、苫盖,手把手培养出多位种植能手。
赤松茸经过晾晒,成为蘑菇干,既方便了保存,也便于运输。
郁郁葱葱的森林环绕着平谷区夏各庄镇的安固村,林荫下栽种着50亩赤松茸。最近,新一茬赤松茸成熟,来村里体验采摘菌菇的市民络绎不绝。
天气暑热,但安固村茂盛的生态林中却格外清爽,气温比中心城区低大约6℃。林间的种植基上,一簇簇赤松茸早已破土而出,擎起圆圆的菌盖,等待采收。
林间怎么种上了菌子?“村里有2700多亩平原造林地块。林下少阳光,该发展什么林下经济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夏各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起,安固村尝试对废弃桃枝进行粉碎加工,制成培养基,不但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桃枝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试种出的赤松茸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目前,林下共种植赤松茸约50亩,亩产达到了2000到2500公斤。
北京农学院教授陈青君一直是该基地的技术指导,她几乎每周都会来这片林地,从铺设基质、浇灌,到埋菌株、苫盖,陈教授手把手地培养出多位种植能手。“北京不少地方种赤松茸,但像安固村这样在林下模拟自然环境的种植基地却不多。”她说。
每年6月和10月是赤松茸的主要采收季,最繁忙的时候,早晚都要采收一遍。村里还发展起了休闲旅游,在林间开辟出了营地,每到节假日,都有城里人携家带口奔安固村,享受休闲时光,还能来趟林中的蘑菇采摘之旅。
该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后,村里还会改造周边的几十亩基地,扩大赤松茸的种植面积。
在夏各庄镇,土特产还有不少。香甜软糯的红薯在这里被种出了花样,不但被制成红薯干、粉条和酒类,叶子还经深加工成为红薯叶茶。这里生产的西红柿更是名声在外,被大家夸赞有“三十年前的老味道”。夏各庄镇党委书记李大杰介绍,下一步,夏各庄将以建设产业引领的浅山生态田园小城镇为目标,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