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北京日报】头雁兴农

时间:2024-04-11 作者:北京日报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

春日,雁群北飞,头雁领航。在京郊大地上,同样有一群“头雁”,他们懂技术、有情怀、善经营、能引领,为农业农村带来新气象,带富一方乡里。

自2022年起,北京市启动实施“头雁”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作为培育机构,计划连续5年培育与本市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头雁”,带动不同产业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目前“头雁”项目已实施两年,培育了超过200名人才。尤为可喜的是,“头雁”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乡村青年创业人才,成为北京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头雁”崔天鋆(中)与农户讨论草莓种植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夏秋桐在大棚里巡查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蜂三代”王唯伊(右)2023年入选90后“头雁”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顺义区龙湾“巧嫂”张亚利(左二)和工作人员打理育苗室 侯欣泽摄

农业“头雁”走进高校课堂

雁飞千里靠头雁。头雁,既要掌握方向,也要注意带领雁群整齐向前。同样的,农业“头雁”不仅要自己干得好,形成稳定的经营模式和一定规模,也要有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意愿,善于接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理念,主动向农户分享经验、提供指导。

北京市高度重视“头雁”项目,将其作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创业人才培养、推动首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培育新主体、实施新工程、激发新动能”的思路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创新推进实施。2023年,“头雁”项目更是被提升列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市“三农”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对涉农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项目。

“‘头雁’学员均经过严格推荐遴选产生,是京郊乡村产业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典型代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农业农村部规定的“头雁”遴选推荐条件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将“新农人”等纳入培育范围,优先选拔培养青年带头人,形成“头雁”遴选推荐北京标准。

在目前已完成培育的200余名“头雁”学员中,45岁以下“头雁”占比62%,35岁以下“头雁”占比32%,其中90后“头雁”有26名,还有2名00后,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大专及以上学历“头雁”占比88%,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头雁”占比45%,整体学历层次较高;约70%为返乡下乡人才,在返乡下乡人才中,约70%为青年创业人才。

入选成为“头雁”后,他们将全部进入中国农业大学或北京农学院进行系统培育。“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头雁’学员已经是在农业领域比较成熟的从业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从事的领域也非常多元,需求更加个性化。”北京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唐衡介绍,为了更好地对“头雁”学员进行培养,学校首次探索尝试综合性的培养模式,通过集中线下授课、线上学习、外出考察互访、导师组全程指导等,进行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课程主讲教师既有来自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也有来自农业农村部、京津冀三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的领导干部,还有业界大咖、电视台主持人、创业达人等。根据不同的领域及需求,每位学员都配备了1名主责导师及2到3名量身定制的导师组成员,师资方面既有校内选拔的优秀教师,也有校外选聘的资深专家。”唐衡说。

走出校园后,“头雁”们可获得一系列的发展支持。据介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协调财政、人社等十余家单位以及金融保险机构,研究出台支持性政策措施,从资金项目、表彰推荐、人才认定、技术信息等方面,为“头雁”发展提供立体式、全方位支持保障。

2023年,“头雁”本人或其经营主体获国家级荣誉、市级荣誉百余人次;64名“头雁”种植面积扩大,共计100.9万亩,新建大棚187栋,经营收入较2022年增加1亿元;76名“头雁”获得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合计5492.89万元;20名“头雁”通过“信贷直通车”活动获银行授信金额合计2656万元。

“农二代”返乡带来新气象

周末,随车流自立汤路一路向北,一猛子扎到六环外,就进入了草莓的世界——各色标牌的草莓采摘园林立,路边售卖的摊位也多了起来。

崔村镇,是昌平草莓的主产区之一。毗邻昌金路的天润园草莓专业合作社,则是崔村规模最大的草莓园。“目前合作者共有77栋设施大棚,其中有21栋大棚内采用了立体高架式种植。这两年从国内国外引进了不少新品种进行试种,要论草莓品种,我们这儿是最全最多的。”天润园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秋桐说。

夏秋桐是北京“头雁”项目的第一批学员,经由昌平区推荐,她在北京农学院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初见夏秋桐,着实让人惊讶——作为一名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太年轻了。一头褐色的中长发梳成马尾,一身运动服更显干净利落,一张娃娃脸总是带着笑,怎么看都不像是跟土地打交道的。

“我是1990年出生的,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啦!”夏秋桐笑着说,自己其实是一位“农二代”,父母一直从事农业种植,单单种草莓就已经有17年了。“小时候经常跟着爸妈一块干活,栽苗、施肥、浇水、疏花疏果,都干过。”起初,夏秋桐对继承父母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兴趣,高考时她选择了国际商务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做人事工作。

结婚生子后,她在家休产假,一边带娃一边帮着家里打理草莓园。恰逢北京市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昌平草莓成为了北京农业的一张“金名片”。“市场更开阔了,而且各方面扶持政策都比较合适,值得做。”夏秋桐干脆辞了职,回归土地,专职伺候起草莓来。

在农业领域,刚满34岁的夏秋桐还是个十足的小年轻。但正因为她年轻,才有着层出不穷的想法和激情,视野也更加开阔。“刚回来的时候主要负责销售,从市场反馈来看,种出特色来,才能卖上好价格。”她从全国各地找来新品种,大胆在园区内开始试种。

在她的大棚里,汇聚了30多种草莓新品种,包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京泉香、白雪公主、香杉等,杭州市农科院培育的粉玉,宁波市农科院的梦之莹,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选育的黔莓1号等,还有韩国来的圣诞红、日本来的黑珍珠……不仅品种不断上新,夏秋桐还尝试了立体高架式种植,高度从一层到四层不等,好采摘又好看。去年,棚里建立了直播基地,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草莓销售,货卖得不错,还留住了2万多名“铁粉”。目前合作社的成员一共60多户,遍布崔村、兴寿、小汤山、百善4个草莓主产镇,合作社成员中也多了不少年轻的面孔。

像夏秋桐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正是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人,为一方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参加‘头雁’项目,收获特别多,有很多领导和专家手把手地给我们讲政策、教技术,还有机会外出游学考察开阔眼界。课程结束后,老师们依然在持续为我们提供指导。”草莓的销售旺季一般到5月收尾,夏秋桐计划着近期再去一趟吉林和丹东取取经。“今年想在休闲旅游这块进行新的尝试,比如结合文创、研学等,吸引年轻人到园区来玩。”敏锐地感受到农旅融合的趋势,夏秋桐热情高涨。

田间学校授农以需

同为第一批“头雁”的崔天鋆,是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眼下他正忙着沟通新一期的田间学校课程安排,根据之前向种植户们收集的需求,4月份的课程他计划开设两个班,以草莓提质增效实用技术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及电商应用为选题,邀请市里的专家到村里来讲课。

“近几年,农业技术的升级非常迅速,一项实用新技术的落地,往往会带来不小的改变,让农民少受累多收益。”崔天鋆说。在他的所有大棚前,均立着一块牌子,上面标注着该棚内正在应用的优新栽培示范技术。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采取的技术也不尽相同,包括草莓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高架轻简栽培等。迄今为止,园区内已组织开展试验示范40余项,创新并推广成熟技术8项,并挂牌为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如何让先进生产技术惠及更多人?崔天鋆的答案是,开办田间学校,带动更多乡亲增收。1992年出生的崔天鋆,本身就是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人,大学就读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的正是农业机械装备专业。2014年7月,毕业后他即返乡创业,几乎是从零学起。“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小时候一直在上学,实际上对农业了解不深。”在学习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进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通过校社合作,崔天鋆牵头成立了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田间学校,为农民直接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服务。“与其他培训班不一样,田间学校为农民提供自下而上的服务,讲什么由农民自己定,生产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崔天鋆介绍,田间学校的培训注重实地观摩,联合各部门聘请专家到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并开设专家坐诊日,为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是崔天鋆为田间学校定下的“四零”标准。

自田间学校成立以来,每年开办培训20余场,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余人,服务面积1000余亩。通过田间学校,农民实现了即时的学习,并通过田间学校的平台实现了对外的交流,接待国内外参观和技术交流100余次,既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吉林、辽宁、江苏等省市和台湾地区的参观人员,也有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技术专家。

“‘头雁’培训时,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课程设置比较实用接地气,借此机会结识了不少农业前辈和新农人。”崔天鋆表示,课程结束之后学习并没有停止,学院的老师们来到园区实地调研,了解发展方向、目标和规划,再分配专业对口的老师进行跟进指导。“目前合作社共有240多户社员,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服务面积1000余亩,年产值1500余万元。接下来还要继续探索‘农业+’,以‘莓’为媒拓展农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崔天鋆说。

大数据养蜂解难题

“蜂三代”王唯伊,是去年入选的90后“头雁”。如今他已是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目前合作社蜜蜂存栏7.2万群,成员达到1000余户,成员遍布密云区14个镇102个自然村,并辐射带动河北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和天津等地农户350余户,近3年的经营总收入达到9783万元。

王唯伊从小在密云区太师屯镇龙潭沟村长大。这条沟植被茂密,尤其是浅紫色的荆花漫山遍野,是绝佳的天然蜂场。村里养蜂的人家不少,王唯伊一家养得最早,童年时他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在山林中追花逐蜜,饲养蜂群。

2014年大学毕业,王唯伊回龙潭沟村做了大学生村官。这份最贴近基层的工作,让他对村里乡亲们的经济状况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自种地栽果树、外出打零工,一年到头挣的钱刚够一家人温饱。而养蜂门槛低,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一年至少能收入8万元至10万元。“密云生态环境好,蜜粉源植物特别多,三季有花,更适合养蜂。”王唯伊说。2017年,3年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王唯伊去了父亲创建的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接班父亲的养蜂事业,以社联农,带动村民一起养蜂增收。

“养蜂人要追花逐蜜,追的还是野花野树,所以受天气影响很大。”王唯伊解释说,过去养蜂只能“靠天吃饭”,如今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升级,养蜂也能“轻装上阵”。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养蜂大数据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对蜜蜂的远程监控。“通过监控大屏,或是打开手机,就能实时观看蜂箱的情况,起到看护的作用。”王唯伊介绍,这个平台还搭载了气象指数设备,对于极端天气可以提前3至5天预警,比如马上霜冻了,气温特别低,就要让蜂农提前做好准备。

如今,王唯伊所在的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3年来农业平均年收入3261万元,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王唯伊还在太师屯镇建设了蜜蜂大世界科普馆,集观光、养蜂、生产于一体,市民既能参观、学习,也能做一些蜂蜜香皂、蜂蜡唇膏等DIY产品。“科普馆建完以后,文旅收入基本能占总收入的30%。”王唯伊说。

专家观点

青年“头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唐衡

近年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持续引发热烈讨论,农业的老龄化是农业强国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短板。新农人返乡从农,不仅有效补充了从业人群的断层现象,还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资源,把农业链条更好地向二三产延伸。新时代的农民,不仅要会种地,更要懂管理、做品牌、会营销。越来越多青年“头雁”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他们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北京市“头雁”项目的培育机构之一,北京农学院探索了一种更为综合性的培养模式,学员们不再是以前只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课程以及外出研学交流,享受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式的全面培养。互动效果好,也更注重实用性。课程结束后,老师与学员仍然保持紧密联系,推动新型研究成果更方便地落地转化。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头雁”项目向学历教育延伸,开设农业专业硕士“头雁”专项班,面向全国招生。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乡村振兴学院院长)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4/20240411/20240411_009/content_20240411_009_1.htm?storyId=s6616fba3e4b02feb3a2fa88d&userID=9fe065fa038e7abe,0&isshare=1&channelId=5b165687a010550e5ddc0e71&columnId=5f094d39e4b086b26e065144&contentType=12&isBjh=0&time=1712816041014


最新动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