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BRTV北京卫视】高程达——生态桥下的绿色生态梦

时间:2024-08-29 作者:北京卫视 来源:北京卫视 浏览:

高程达,北京农学院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教授,专攻生态方面的研究,北京市平谷区“生态桥”项目专家组成员。2022年,高程达作为第十四期人才京郊行的专家成员,被派驻到平谷区刘家店镇担任总农艺师,推动生态桥项目落地,利用废弃桃枝制作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桃果品质,助力平谷绿色生态农业建设。

高风险变高回报,生态桥改生产观

北京市平谷区因为盛产大桃而闻名,每年有16.8万吨的平谷大桃由此发往全国。2017年,高程达来到平谷区,开始了他的生态研究。平谷大桃每年能为平谷区带来十几亿元的产值,然而,在这一丰厚收入的背后却有着巨大隐患。平谷大片桃林产出大桃以后,便会产生大量废弃桃枝,平谷区的8.94万亩桃林每年会产生30万吨桃枝。每到桃枝集中修剪的冬夏两季,村民会用这些废弃桃枝焚烧取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长此以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目的,高程达一直怀揣着一个“绿色生态梦”。为有效处理废弃桃枝带来的污染问题,以高程达为代表的专家组提出将废弃桃枝粉碎制成有机肥料,通过回施土地的方法,减少污染。这套工序,便是生态桥项目的主要内容,由此达成的“循环再生农业”,是生态桥项目不断追求的目标。项目落成期间,技术并非最大难题,果农的生产观念成为了最大阻碍。看似是百姓对有机肥有误解,但究其根本,其实是从以往的一味追求效率和产能逐渐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变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没,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量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逐渐显现,改变果农的固有观念,形成绿色可持续农业的良性循环,是生态桥项目急需解决的难题。在高程达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截至2024年8月,平谷地区已经全面实现桃枝回收,桃枝有机肥得到全面应用。

一人一狗一桃林,与友联手创新机

高程达在每天近乎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偶尔也会感到孤独。带着宠物金毛出门散心,成了他放松解压的乐趣来源。初到平谷的高程达,居无定所,三餐不定。2022年,高程达成为第十四期人才京郊行的项目成员,吃住问题得到解决,他得以全身心投入生态桥项目的后续推进工作。老友深知有机化肥的优势所在和绿色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分外支持高程达,二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落实。多年前在平谷结识的第一批果农,如今成了高程达推行生态桥项目的得力伙伴,为推进平谷区绿色生态农业共同努力。

爱桃养桃如爱人,步履不停梦不灭

高程达多年如一日的研究,除了想办法处理大气污染问题以外,同时也考虑到了桃农们的经济效益和水果品质,他对金苹美以及其他200多个平谷大桃品种的热爱和养护的细心程度不亚于对待人。大桃成熟之际,迎来了收获季桃农们最担心的连日雨,这不仅会降低果实的含糖量,还会产生更多坏果,造成果实浪费。思虑再三,因脚伤住院的高程达选择提前出院,带领学生帮助桃农抢收、赶工挑拣全果和坏果,被调侃“轻伤不下火线”的高程达,对于脚伤之问回以淡然一笑,手脚不停,情感人心。

多年的精心培育,终于顺利结果,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迎来专属于它的“糖度考试”。测量果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即桃的含糖量,是判断桃类品质好坏与否的重要检测指标。经过一个小时的煎熬等待,最终检测结果证明,使用有机肥的果实比不使用的平均高出了3个百分点,在水果中,这是巨大的差距。很显然,高程达和好友老王的这次博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结果喜人。为了更好的进行外销,高程达专门联系了农学院的直播团队借助新媒体平台,辅助卖桃。

在平谷的七年时间,在北京农学院的支持下,高程达组建了交叉学科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团队师生先后获批省部级科研示范和推广项目六个,全部落地平谷生产一线,高程达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扎扎实实为推进平谷区绿色生态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自己也通过在平谷的经历,对于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无论一开始的桃枝有机肥,还是后来用有机土壤种桃,高程达想改善生态环境的梦想在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灾难频发的时代更显弥足珍贵。相信在高程达的心中,步履不停,热爱不止,梦想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