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中国花卉报】传统插花登上国际舞台

时间:2014-11-24 作者: 来源: 浏览:

 

       伴随着《高山流水》悠扬的古琴声,花艺师身着蓝色旗袍款款走上舞台,开始了中国传统插花的表演。这位动作优雅而娴熟的花艺师就是北京农学院副教授侯芳梅。11月9日,在首都博物馆戏楼内举办的《古都九韵》活动中,传统花艺表演令她终生难忘,因为近距离观看表演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及来华出席APEC会议的政要夫人们。


夫人与演员握手致谢


       如此重要的外交活动,向国际友人展示的国粹不仅有京剧、民乐、茶艺、古琴,中国传统插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首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中亮相,更是传统插花在历史上的重大飞跃。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表演者侯芳梅,谈起这次难忘的经历她依然激动不已。


侯芳梅、胡萌和王荣起导演合影


       全力以赴备战演出

       9月底,侯芳梅接到导演组的邀请,得知这是一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风情的精彩演出,为让贵宾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既感荣兴又深感压力的侯芳梅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设计。容器从篮到竹筒,花卉从菊到百合,一一尝试,一个月内彩排10余次。栗战书、郭金龙等中央和北京市领导先后视察指导插花表演,并多次修改和调整方案。特别是原定25分钟7个节目被要求缩减到15分钟3个节目,插花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侯芳梅的精彩展示在众多艺术门类中与茶艺、京剧最终入选。


      “唯有牡丹真国色”,经过几番斟酌,牡丹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花材,搭配龙枣枝倾斜式衬托,置于青瓷鹿头樽内,这幅名为《龙腾呈瑞》的传统插花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牡丹的雍容端庄与龙枣的遒劲屈曲,勾勒出一幅高贵典雅,寓意繁荣昌盛的完美画面,瓶插的选择更多了几分平安、吉祥之意。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插花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国色牡丹雍容绽放

       为了在花艺表演当天能够展现牡丹的最佳姿态,侯芳梅从来自洛阳的几百盆牡丹中挑选出6盆并进行特殊养护,以确保这种经过反季节催花的牡丹能够表现出色。


       作为传统插花艺术,将含苞待放的花蕾与灿烂绽放的花朵交相呼应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植物的自然之美,这就需要控制花朵的开放度。侯芳梅将选定的其中两盆洛阳红放到低温避光处,确保花苞在表演时完美呈现。表演现场,当侯芳梅拿起牡丹花时,彭丽媛一边欣赏,一边向身边的国际友人介绍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也是中国特有的花卉。”国际友人频频点头称赞,此时一下拉近了观者与表演者间的距离。侯芳梅也更加放松了,仿佛不是在做一场严肃的外交活动,更像是与友人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品茶、听琴、赏花。


        盛装表演古韵悠长

        演出当晚,新闻联播就此活动进行了报道,尽管插花表演的几个镜头一闪而过,但对于传统插花艺术价值和地位的提升,足以让业内倍感振奋。微信、微博的大量转发,让侯芳梅一夜成为焦点人物。对此,侯芳梅谦虚地说:“能在这样的场合表演,是令整个花卉行业振奋的事,谁来表演并不重要,能把传统插花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插花是一门艺术,那么在偌大的国际舞台上,中国传统插花以表演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将成为又一新兴艺术形式。当侯芳梅一袭修身旗袍出现在镜头前,就是对东方女性柔美与婉约最完美的诠释。经过专业化妆师的精心打造,独具古韵的美女呈现众人面前,优雅专注的插作,精湛娴熟的技艺将观赏者带入了插花艺术创作的美妙境界。完美精彩的插花表演能够更好地诠释中国传统插花的内涵和精髓,也将传统插花这门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和境界。


侯芳梅创作中


       这门综合性表演艺术涵盖了服装、道具(瓶器)、灯光、音乐、舞美设计等众多元素,通过花艺师精湛的技艺展现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魅力。侯芳梅表示,目前国内的插花表演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完善,无论是表演者的艺术功底,还是综合素质,都需要加强。对于传统插花艺术也应广泛普及,大力推进并尽快发展起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这门表演艺术走出国门,才能真正地走向国际舞台。



       花艺师介绍:侯芳梅,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副教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理事,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花卉学、插花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参与北京市及全国部分省区花卉展览及插花花艺活动的展览布置、插花表演及解说工作。插花作品曾获得第八届花博会银奖,第七届花博会预选赛三等奖。2009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插花花艺师大赛,获得“2009年度全国十佳花艺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