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背后的“科技清洁工”
■本报通讯员 刘铁军 张丽萍 记者 温才妃
当一盘盘香气扑鼻的肉菜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之时,也许没有人想过由此每年产生了超过 10 亿吨的畜禽粪污。如果不能及时消纳,它们将会对农村居住环境、土壤、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如何把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畜禽养殖业走循环农业的道路,这是近二十年来北京农学院教授刘克锋带领科研团队一直努力攻关的课题。
一干就是二十年
1993年,北京市朝阳区环卫局慕名来到北京农学院,找到从事土壤肥料研究的刘克锋,让他帮忙攻克垃圾处理农用难题,变废为宝,将垃圾转变为有机肥。刘克锋立即带领同事王红利、石爱平走进了位于远郊的垃圾场。
“回家后,满身大粪味根本洗不掉。刘老师一回家,他爱人不让他进屋,让他在屋外洗干净才行。”提起那时的苦日子,王红利记忆犹新。
“我们研究的这一方向,根本没人愿意搞,又累又臭。但是我认为,我们研究工作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刘克锋如此解读自己的科研工作。
二十年来,刘克锋带领研究团队结合北京市养殖猪、牛、鸡、鸭多的特点,先后攻克了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粪污技术处理难关。多年的研究成果还为北京市制定垃圾分类标准提供了有效支撑,政府也找到了更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研制的这一整套技术和设备,相比国外技术和设备有成本低、能耗低两大优势,并实现了北方地区规模化养殖小区粪污的连续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周年进行。
“养猪第一村”变身“最美的乡村”
一进入北郎中村,花香伴着草香扑面而来,道路两侧绿柳成荫,这里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之一,也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京郊养猪第一村”。
“过去我们这儿可不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家家都养猪。不夸张地说,进村的时候别张嘴,张嘴苍蝇就飞进去。”北郎中村有机肥料厂厂长闻世常对上个世纪90年代的环境污染记忆深刻。
1997年,北郎中的村干部经过北京市农委找到了刘克锋研究团队,希望刘克锋研究团队入驻北郎中村,处理和利用猪粪。为更好地研究猪粪处理安全农用的处理发酵参数,合理配制菌种,生产出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刘克锋带领研究团队进驻了北郎中村,一驻就是18年。
为了推广一项新技术、一个新菌种,他们可能在厂子里一住就是十几天;为了测准一个参数,他们经常是在猪粪堆里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每次我从村坐公交车回校,公交车司机都说"你上来一次,我的车就臭好几天"。”刘克锋说。
在刘克锋研究团队的帮助下,北郎中村不仅处理了全村所有的粪便,而且由于村里的农用地一直使用有机肥,作物的产量提高了,食物的口感也大大改善了。
遍地牛粪有了“用武之地”
2008年,刚刚走马上任的延庆县旧县镇大柏老村村支书马永存心里一直琢磨一件事:怎么处理村里遍地都是的牛粪。更让人忧心的是,无法处理的牛粪开始影响水质和土壤。村民常抱怨:“屋里现代化,院里脏乱差。”
2007年,北京农学院与北京延庆县合作推出“1+1+X”科技培训工程。结合延庆县各村镇需求,北京农学院提供技术帮扶。马永存了解到刘克锋有一项畜禽粪便三化(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当时就觉得有希望了”。
经马永存牵线搭桥,村里原本做建筑生意的刘宝祥决定向北京农学院专家“取经”,在他们的帮扶下办一个有机肥厂。建厂初期,刘克锋团队的成员着实辛苦了一阵子。由于不同粪便的成分差别较大,生产有机肥时添加的菌剂、发酵时的温度参数都需要重新摸索和测试。团队从多处取样。 村里满处找不着新鲜牛粪,王红利就拿上铁锹,蹲在牛屁股后边等着,好不容易接着一锹冒着热气的牛粪,赶紧送进实验室。
2010年9月,刘宝祥的公司成立并投产,公司每年可消纳6~7万m3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2万吨。村里的牛粪都有了“用武之地”,附近的村民也纷纷把自家的牛粪送到厂里来。
如今走在村子里,几乎闻不到牛粪的臭气。刘克锋很自豪:“我们自主研发的粪污堆肥过程中污染控制技术,可使95%以上臭味物质脱除。此外,我们研发的畜禽粪便中重金属钝化和抗生素、雌激素类有效性降低及去除技术,还排除了粪污引发土壤、农作物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
《中国科学报》 (2014-06-05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