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走进创新团队·家禽团队】科技推广的先行者 农民致富的领头人

时间:2013-03-22 作者:宣传部 学生记者 韩雪 王海滨 来源:农学院 浏览:

编者按:

 2012年北京市农业局整合首都农业科技资源,在原有果类蔬菜、生猪、观赏鱼、家禽和食用菌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基础上,新增叶类蔬菜、奶牛和鲟鱼、鲑鳟鱼3个产品的创新团队,8个创新团队共聘任首席专家8人,岗位专家92人,合作专家39人,综合试验站站长43人,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站长228人。我校共有13位专家入选,其中范双喜教授被聘为叶类蔬菜团队首席专家新闻网特推出“走近创新团队专家”系列专访,带领读者感受我校专家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推行“调研—查找问题—联合攻关—集成示范与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新机制,把科技优势进一步凝聚成产业优势,使农业科技创新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机链接的过程

科技推广的先行者 农民致富的领头人

——2012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功能岗位专家郭勇

郭勇,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06年度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分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Nature MedicinePNASJCIJBCBOR等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11篇,第一作者文章单篇影响因子最高为5.85JBC),总计影响因子约为86.02012年入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担任饲料营养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

他是一名研究畜禽生殖机理、蛋用种公鸡营养需要(尤其是家畜早期胚胎着床机理、蛋用种公鸡营养与生殖机能相关性、散养柴鸡蛋营养需要以及提高种用畜禽综合繁殖力)等方面的学者,他还是一名讲授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殖内分泌和动物生物技术等课程的大学教师。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创新团队”营养与功能岗位专家。他就是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郭勇教授。

勤勤恳恳做学问 脚踏实地做研究

周恩来在1943年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修养要则》中提出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的学习观。郭勇就是拥有这样学习观的一个人,从畜牧专业到小鼠早期胚胎着床的分子机理越学越专,越学越精。

郭勇1985年毕业于我校畜牧专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工作后的郭勇并没有放弃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依然在不断地努力前进。1996年,他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学硕士学位,其研究方向是动物生物技术。2001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动物生理与生殖内分泌。20031月至20055月,郭勇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中心儿科系生殖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分部Dr. Dey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小鼠早期胚胎着床的分子机理。

郭勇在学习的同时,积极进行实践研究。他曾作为骨干人员参加完成了部分国家“863十五课题”、“中国-俄罗斯转基因动物(动物生物反应器)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科技部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已完成(主持)2009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2006年度国家人事部和2007年度教育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启动类项目”各1项;合作主持2009年度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并主要参加国家“十一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二级子课题7项、2010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2011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北京市教委科技重点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十二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一级子课题2项、2013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天道酬勤,正因为郭勇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以及丰富的畜牧养殖经验,他的能力受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以及学校的一致认可。在家禽团队首席专家和学校的共同推荐下,他成为2012年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创新团队营养与功能岗位专家

科技创新 带领农民致富

岗位专家比专家多了两个字,多了一份重担。他们承载着双重任务,应用型的研究以及技术转化与成果推广。相比传统专家纯粹做科研项目,岗位专家在应用型研究上功课不多,主要任务是技术转化和成果推广,核心任务是用自己掌握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带动养殖户致富。

作为两名营养与功能岗位专家之一,郭勇主要负责蛋鸡营养与需求(散养柴蛋鸡,蛋用种公鸡)。鸡的养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肉鸡,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鸡肉。另一类是蛋鸡,供给我们鸡蛋。郭勇研究的是后者。他介绍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鸡蛋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纯天然的有机柴鸡蛋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利用地方特色品种,回归自然散养,这类散养柴蛋鸡产下的鸡蛋口感特别好,每斤鸡蛋的售价比普通鸡蛋高3-5倍,消费者也乐于购买,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是针对北京现代都市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设定的,主要解决了北京现代都市农业中养禽产业的发展需要”,郭勇说,“我们不光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更主要地是针对郊区县养殖户,带动他们集体5裕”。

带领农民致富总是离不了培训这个手段,郭勇带领的团队每年都会免费给大量的养殖户做培训,为他们提供新技术,以示范户的模式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2012年,他们在田间实验站、综合试验站等地做了十余次培训,农民经过培训并使用新技术后,使他们自己饲养的柴蛋鸡的平均产蛋率提高了5%-6%,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

成为一名岗位专家后,郭勇更加忙碌了。他将自己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生产一线,致力于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说:“岗位专家就是更实际地服务农民、服务社会,利用技术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一个岗位专家合格与否只有一线生产才能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压力就是动力 最大限度回馈社会

产业体系计划时长五年,目的是带领农民致富。郭勇表示,在得知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内心喜悦的同时也感到压力沉重。喜的是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荣耀,紧张的是他肩负着学校服务社会的嘱托与京郊万千农民致富的希望。

郭勇介绍到,北京市现代都市农业比较特殊,它以产业链的形式存在,不再是单纯的养殖或种植,更多的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他们要做的事也是这样,帮农民做产业链,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效益。用苹果采摘举例,市场上的苹果价格比采摘的苹果便宜多了,但是大家依旧趋之若鹜的购买,消费者消费的是采摘的体验。在采摘之后他们又到农家院吃饭,这就是一条龙的产业。他们希望养殖业也是这样。他们研究具有北京本地地方特色、极具风味的、增值效率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推广给农民,最终希望通过示范户发挥扩散作用以点带面地帮助农民集体富裕。

然而这一点并不好做,“产业体系的目标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如同林下经济既有养殖又有种植,同时要求产品增值,带动农业旅游一条龙,还有我们学校一直在做的沟域经济。产业链建设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农业都市化发展,北京这种大城市的农业还是要大力发展,只是模式变了,概念理论也就变了。”郭勇说,“在家禽团队这方面,十年前,我们就负责帮农民把家鸡养好,接着做大规模,规模越大越好。但是现在不同了,养殖要考虑环境,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注意生态保护。另外,消费者品味提升了,要求产品品种新颖。最后还要与旅游业结合,这些都是新问题,也是需要岗位专家配合产业体系完成的任务。”

岗位专家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郭勇不希望浪费广大纳税人的钱,本着踏踏实实工作,服务社会的理念,做好这份工作,真正带领农民致富。同时他也不会忽视教书工作。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非常珍惜做岗位专家的工作经历,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经验都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以此为鉴。同时,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郭勇希望利用自己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营养与功能岗位专家的这段宝贵时间,将科技推广与带领农民致富落到实处。从郭勇当上岗位专家的那一天起,为农民服务的心,为自我的证明,即使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但心灵的呼唤已经化作了他的坚定。在路上,用一颗真诚的心;在路上,只为农民脸上璀璨的笑容;在路上,是生命的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