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好儿郎汗洒乡村——记原延庆县康庄镇大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胡志明

时间:2009-10-26 作者:曾恋之 来源:农学院 浏览:

胡志明,男,中共党员,198312月出生,20067月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系农学专业,曾于20063月至20096月担任延庆县康庄镇大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职期间,曾获得2007年北京农学院服务基层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延庆县优秀大学生“村、2008-2009延庆县优秀大学生“村官”、2007-2008年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等称号。

“我热爱这片迷人的土地,我热爱这里质朴的人们,对于这些,我从不吝啬说出我满腔的热爱”,像一个忠实的信徒,他把服务农村视为最伟大的事业,像一个最虔诚的艺术者,他把服务村务工作视为潜心修为的艺术,三年来,早晨的太阳总是在他的身后追逐着他的脚步,一千二百个日子里,夜晚的月光总是在他的肩膀陪伴着他的归途,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他一直是一名怀揣着农村的年青人,这就是普通的农家小伙——胡志明。

一心向农 京郊追梦

翻开胡志明的相片簿,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笑容,照片的背景总是那蓝蓝的天空、高高的玉米地、成片成片的果树林。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土地总是有着深深地眷恋,他知道刚摘下来的果子可以酸掉自己的大牙,他喜欢端着冒着热气的玉米饼小口吃大口呼气,他明白是土地孕育出了无数的珍宝,他更知晓守着这片土地过活的人们所有的苦与乐。考大学时,胡志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系农学专业,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回到农村,一定要回报养育自己的那方土地。

在同学们的眼中,胡志明还是小有名气的,不是因为他有一个和某国主席一模一样的名字,而是大家都知道,这个青年人很“活”。胡志明从刚入大学开始,除了学业就不停地忙着打工,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他总在心里暗暗地描绘一个“庄稼汉”的新鲜未来,他想利用大学时光尽量磨练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胡志明决定当大学生“村官”比一般人都要早。时间回到2005年,当时,大学生“村官”在全国都是新鲜事物,胡志明自己对此也是不甚明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贾辉的事迹。贾辉是北京农学院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向学校了解到贾辉的大概情况后,胡志明决定亲自到贾辉所在的平谷县北寨村看一看。亲眼看到贾辉的工作环境,了解到“村官”的工作性质后,胡志明心里禁不住一阵激动,这不就是自己所向往的工作,这不正是一个为农村干实事的机会,当下,他就决定了自己也要当大学生“村官”。

搬运着笨重的行李,住进了大队宿舍,胡志明在疲劳和欣喜中度过了“村官”上任的第一天。打开宿舍门,他环视这里新鲜的一切,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农村清新的空气。父母的叮咛仍犹在耳——“好好干!”——朴实的他们对于上了大学的儿子执意要当这个小“村官”多少有点不解,但又无条件的支持着。胡志明心里明白自己为了这一切付出过多少努力。为了当“村官”,他放弃了中关村一个月四五千工资的优厚工作;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他,大四一年苦下功夫,力争到了村官入选资格;身材原本就有点胖的他,因为担心身体检查不过关坚持做了好几周的塑身计划;当得知可以在延庆县康庄镇大营村进行毕业实习时,他又立马就报名参加,整整比后一批的村官在村子里多呆了三个月。

北京农学院原学生处处   长孙亚利   老师当时负责学校的选拔环节,他还清楚地记得,当问“你真的愿意去当‘村官’”时,那个满脸激情的青年学生不等自己话音落下,就大声的喊出了“当然!”  

两手筑业 挥洒激情

胡志明是个爱动脑子的人,“摸着石头过河”的他在短短的三个月实习阶段里就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一是成为学校与村子的纽带,二是架起村民们与新事物的桥梁。看似简单,找到这两个目标却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20063月初,胡志明刚进村,头绪繁多的村务工作一时令他措手不及,究竟怎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样摸索到工作的“抓手”?他苦苦思索、辗转难眠,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他记起了离校前王有年校长曾握着他的手说过一句话——“有困难找学校!”。是啊,自己能力有限,单打独干是做不出什么名堂的,为什么不利用母校的资源,让自己成为筑牢新农村“产学研”体系的一枚奠基石呢。

想到就做,他先是联系身边的“村官”,大家商量后,   3月15日   他执笔写了一封长信,把“村官”们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难点都详细写了进去,而去信地址就是当时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霞的办公室。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转眼三个礼拜过去了,胡志明不禁忐忑起来,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刚下村里就给学校找麻烦。第四个礼拜胡志明接到了一个电话,“你放心吧,我们都安排好了”——电话那端传来学校老师和蔼的声音。

安排好了?胡志明搅动脑子琢磨,几天后他就明白了。   4月15日   ,学校“村官”顾问团直接来到了延庆县康庄镇,来给这群“村官”们排忧解难,来给村子里的各项问题“号脉确诊”。原来,这些日子学校就是忙着组织团队、专门立项,等到一切都妥帖了,就接直奔赴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第一线,而这次活动也是北京农学院“村官”顾问团在京郊大地上的第一次正式登场。康庄镇大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不住的笑称“是小胡给咱们架起了一座桥梁”。

“熟悉村民,了解村民,帮助村民,改造村民”——这是胡志明给自己立下的又一项目标。生于农村的他太知道农民缺什么,农村经济能不能长足发展,农民收入能不能大力提升,就必须首先改变狭隘的小农意识,消除落后的利己观念,不错,“农村人需要换脑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科技项目推广。做推销,大学四年打工的磨练,胡志明了解些门道;做推广,他明白这就不仅仅是动动嘴皮子、拉拉价格战那么容易的事情。刚开始在村里推广虫害性引诱剂时,胡志明和他的搭档就吃了不少闭门羹,可他们并不气馁,转而把目标定位到村里懂些农技知识、“脑筋活”的中青年农户头上,先做通他们的工作,看到实效后,不等“村官”上门村民们就自动找上门来了。“农民是无利不起早,你得让他看到实在的好处”。

“村官”办培训班,现在已经不足为奇。可作为第一批到村里的“村官”,胡志明依然记得那间由废弃教室改造的课堂,还记得那块在门板涂上墨汁做成的“黑板”。在村里,每当小喇叭开始发出“英语补习班现在开始上课”的声音,村里的孩子们都会陆续涌向那间小课室。从小学生的英语补习,到初中生、高中生的考前辅导,再到现在的农民学校,胡志明与村民们度过了一个个周末。看着村民们不管年龄大小都攥着笔头,一笔一划仔细记笔记的神情,胡志明知道农村就是一块干涸的海绵,自己必须不断付出汗水。

《康庄“村官”报》是那些“老村官”们不会忘记的精神慰藉,这份报纸就是胡志明联合几位“村官”一起创办的,还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官”们、村民们闲暇时都会拿上一份看看、聊聊。 “农村的物质生活要富裕,农民的精神世界更要精彩。” 外表憨厚、皮肤黝黑的胡志明是个具有浪漫情怀的田园诗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村的文化同日子一起红火起来。

三年日月 深耕基层

在农村工作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讲究方法是当不好“村官”的,胡志明就是一个很讲方法的小“村官”。他的“村官”朋友们很羡慕他,因为“他很快就和村子里人打成了一片”。

与村民相处要不“讲究”。胡志明有一个大大的“变装”包,打开一看是一整套的西服、领带、皮鞋。这个包他背了很长时间,每周上镇里开会就会把衣服拿出来换上,显得文质彬彬、亲和有礼;可在村子里,他又是另一幅打扮,沾满泥土的千层底、普通的大裤衩、颜色简单的大背心——放在人堆里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你不能让村民觉得和你是两杆子搭不上的人,在村里我就是普通的一份子”,胡志明如此解释。

和村民交流要知进退。“宁管千军不管一民”,在许多人的眼里农民是一个没有纪律的集体,可是在胡志明看来他们却是可爱的。胡志明开办村民补习班时有这样一个小插曲:第一天上课,满屋都是人,上至六十老汉下至十几小年青,刚拾掇出的教室里烟雾缭绕,村民们毫无禁烟意识,令上课的“村官”不禁暗自皱眉,胡志明一看也不严令制止,却乐呵呵地跟村民们说了一句“各位大爷大伯,麻烦大家把烟灰弹在自己桌子底下,方便等会搞卫生”。结果第二天上课时,教室里再没有一个抽烟的村民了。“村民其实很简单,也很敏感,你要尊重他才能得到他们认可”。可对待一些胡乱耍狠的小混混,胡志明却是采取雷厉手段,他说“在村里开展工作也要有一定的威信”。

为村子办事要常“挂心”。很多人都知道“村官”工作是很琐屑的,而这些琐屑的工作在胡志明看来就是一份份的责任。一项普通的街道绿化工作,胡志明一定要亲自在村子里来回测量、反复计算才放心,而最终上报的苗木数量比原计划少了两百多株,既保质量又省了不少钱;组织妇女做孕检,他和他的搭档往往提前一周就学习相关手续,规划好各项流程,到了“三八”妇女节当天,村里妇女们只需带上相关事物一交就行,省去了许多“走衙门”的时间;假期周末,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子里开证明,电话一响,胡志明往往二话不说就往办公室赶……胡志明把村子里的事挂在心里,村民们把他也挂在了心里。

在集体干事要“求大同存小异”。一个有机整体能够灵活地运作缺不了一颗颗小螺丝,胡志明就是那颗小螺丝。每开展一项工作,他都会留意到上上下下,上至书记主任,再到自己的搭档,下至每个村民;会仔细研究方方面面,注意村里各部门的协调。村庄计划、农业发展策略、农村前进方向、农民增收途径……都是在经过踏实的前期调查、妥善的协调处理之后才出炉。从2007年到2008年,胡志明就参与到了村级选举的过程中,亲自经历了村子里由乱到治的过程,“爱思考、有头脑”使得村主任、书记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而康庄镇镇领导对胡志明的评价是“成熟处理问题,踏实开展工作”。

四方情系 苦乐自珍

三年的“村官”工作给胡志明带来了大大小小的荣誉和奖状,但他收获更多的却是那浓浓的师恩、厚厚的亲情、甜甜的爱情以及深深的乡情。

如果说还有什么后悔的地方,胡志明觉得自己对不起一位老师。当时,村子里杏树遭了虫害,百般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学校一位杏树方面专家的电话,本想简单咨询、电话解决,   却不想   老师竟然驱车三小时直接来到田间地头,指导他处理病害,等到胡志   明按照   老师要求处理完病树后,转身才发现老师已经悄然离开,而至今他也不知老师的名字,更没机会跟老师好好说一声“谢谢”。

如果说还有什么愧疚的地方,胡志明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经常需要住院治疗,而自己当上“村官”之后,周末假期几乎都是在村子里呆着,从20078月起,又负责了全镇流动人口的登记与录入工作,几乎天天早出晚归,在母亲病床前尽孝的次数屈指可数;而妻子刚新婚就与自己聚少离多,平时还得侍奉公婆、操持家事,撑起一个家。可是家人却不抱怨,一直默默的支持他,让他倍感温暖。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胡志明觉得三年时间太短,他舍不得那群质朴的笑脸。还记得刚刚来到村里,走村穿巷主动和村民打招呼,面对异样的眼光打量,亲切一句“大爷,大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今自己也是村中的一员。“缺什么菜,自己上地里刨去?”“你要住就住我这,房子反正是空着的,我给你拾掇干净了。”“小胡哥哥,你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我们等你”——回想起那一句句温暖的问候,看着那一包包装满真诚的蔬菜水果,正如胡志明所说“我爱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故乡的感觉,是他们让我感动着”。

“回想昨天,忘却了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日子,记不得多少个夜晚是和小学生们一起度过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走过多少户人家,化解过多少纠纷矛盾。但生活是忙碌的,辛苦的,充实的。”

胡志明有一本压箱底的日志,那里面满满记载了自己三年的“村官”生涯,他说要五十年之后再去打开,这段历史要珍藏。三年“村官”带给他太多的“忘不掉”,太多的隐形的力量,这些可能一天一夜都说不完。唯一能一眼就发现的是,三年下来,他的体重从165斤直线上升到了193斤,最高时达到了202斤,问他为什么,难道村里的粗茶淡饭比自家的香吗?他笑着回答“踏实,和村民在一起特踏实,每天睡觉都很舒心,我希望一辈子和他们呆在一起。”

(执笔人:曾恋之)

村官感言

    明天的天空一样的美好,在这里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我感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意义。当面对更多的困难时,我会欣然挑战,用我更加坚强的臂膀抵御各种苦难,我相信有你们的支持我会走的更远。

记者手记:

    还是那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没有对土地执着的发自于天性的热爱,我想胡志明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的选择让我触动,他的书包让我感动,而他的故事更让我钦佩。“村官”其实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个孩子,无职无权,不很成熟,胡志明也是个孩子,但他有一个热爱土地、敢于付出的金子般的心,他有一个懂得思考、勤于钻研的头脑。尽管现在卸下“村官”的头衔,但是他的青春依然流淌在村庄,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