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朴实工作 贴心为民——记大兴区庞各庄镇南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飞智

时间:2009-10-23 作者:解语晨 来源:农学院 浏览:

    王飞智,男,中共党员,1985年1月出生。2007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现任大兴区庞各庄镇南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职期间,曾荣获2007-2008年度庞各庄镇优秀党员称号。

    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北京农学院的王飞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现在国家对农村的富民政策特别的好,农村发展变化非常迅速,而且自己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到农村去工作不但可以补充自己专业的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就选择了‘村官’工作。”

    经过了学校及大兴区人事局的面试,王飞智顺利当上了大兴区庞各庄南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面对这个辖区面积1124.1亩,耕地面积647亩,共43户一百多口人的“小”村,他开始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接下来的工作。

没有大队部的南地村

    第一次来到村里,看到村子的整体情况,还是有些出乎王飞智的预料。那里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村子里都是土路、没有路灯、没有通公交车。王飞智住在镇上的集体宿舍,距离南地村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他每天下村要骑50分钟左右的自行车,而且要是在去村子的路途中不巧赶上下雨,那只能全身都被淋透了。说来这些困难还都能够克服,唯一让他忧虑的,就是村里没有大队部——没有一个让自己办公的地方,因此一些日常的文件只能拿回宿舍去整理,十分不方便。

    一开始就没有工作地点的问题,让王飞智十分苦恼。但是,他渐渐发现村里没有大队部也是一个优势。照他的话说,那就是可以经常去村民家里坐坐、聊聊天,他可以比同事们更快的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得到他们的信任。

    村里的一个老大爷引起了他的注意。王飞智常常来到老人的家里看望他,并不仅仅因为老人已是85岁高龄,更因为他没有子女,一直是一人生活的“五保户”。王飞智在工作之余经常到老人家帮忙洗衣做饭,陪老人说说话。王飞智回忆道,“老爷子人特别好,他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生产队的马车手,平日常常和我讲起当年赶车时的趣事,让我对以前的南地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老人在2007年10月因病去世了,王飞智在老人剩余不多的日子里,带来了贴心的问候与关怀。

    日久天长,王飞智与村民渐渐的熟了起来,村民也十分欢迎他的到访,“村民都是十分朴实的,只要你不摆架子,和他们去交谈,就会让他们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到这里来并不是来管理他们,而是作为朋友去了解去关心他们。”一来二去,村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亲近贴心的小伙子,王飞智也获得了大家的信任。

村级活动室,没有就建起来

    与村民的熟知让王飞智了解到,大家十分期盼村里能有一个既能学习又能娱乐的场所,王飞智与村、镇相关领导多次商讨,终于在2008年6月投资10万余元修建了大队部,并设立了村级活动室和图书室,这对于全村来说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

    大队部建成后,不仅村干部有了固定的工作场所,而且设立村级活动室后,区文化委员会赠送了一台电脑、一套投影设备,并安装了歌华有线光缆,用于在村里开展党员远程教育,丰富党员和村民的文化生活,将远程教育系统打造成为带动村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和载体。王飞智说:“村级活动室的建立十分有利于开展党员的教育工作,因为农村生活比较松散,人员不好集中,现在能够将村里党员集中起来,将他们的思想集中起来,提高党员的素质,更有利于带动村里老百姓一起致富。”

    图书室的建成,也让过去农闲时只能在家打牌聊天的村民们有了学习知识的好去处。室藏的图书包括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及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去看书的人络绎不绝,许多村民都是到了关门时间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籍。

    王飞智还经常通过远程教育系统播放一些关于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还以村妇联牵头,成立了秧歌队,使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提高了南地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开阔大家的视野,使农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档案整理工作,从头做起

    整理档案对王飞智来说,是遇到的最棘手的工作:“由于南地村一直没有档案,都是在我到任之后开始一点一点补上的。工作内容是要将近几年的档案全部整理出来,如村务情况、党务工作、村经济发展状况、精神文明建设、治安状况等等。当时接到这个工作感到真有些压力,因为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毫无依据可言,但是这也算是一个挑战。”他深知,档案规范化以后村干部工作会更准确、更方便,所以面对这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对自己严格要求。

    这次的档案工作一切从零开始,在材料收集过程中,除了一般性的文件外,其他的都需要一点一点去和村书记、主任、社长去了解,在鉴别干部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上,他从无论是内容还是到形式都做到了细致分析、严格把关,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保证了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王飞智走访了各位领导,在收集材料的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村里的规划和发展,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外,王飞智还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同时也借鉴其他镇上的档案整理经验,如研究档案卷宗类别的划分,目录的形式等等,力求对每一份材料都认真细致地进行归类整理和分装,并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终于使南地村八个卷宗,三四百套材料档案达到内容真实、分类准确、材料齐全、装订整齐。

    最终,南地村的档案及“五好支部”材料都已经顺利通过区、镇两级党委的验收。

路灯架起,土路翻新,农村面貌大改观

    当初村里街道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是“两脚泥”;晚上村里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王飞智刚到村里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认为,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将传统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达到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村民居住、健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为此,南地村就从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入手,进行了大规模的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

    2008年上半年,王飞智及村里领导积极开展村环境治理工作,对村内的主干道进行了清理,并将两条主街进行了路面硬化;将临街的墙壁粉刷成粉色,因为暖色调的墙壁会让整个村落显得十分温馨和睦。并且全面清理了村内外积存的垃圾,科学合理的设置了村内垃圾倾倒点和垃圾收集设施。这些工作不但方便了村民出行,亦可解决不良的村内环境,使村民们能够居住得安心,舒适。

    2009年初,王飞智向村委会提议安装太阳能路灯。农村发展要“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而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灯就是“亮起来”的最佳之选,既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也保障村内夜间的治安稳定,是个不错的想法。转眼间,夜幕降临的南地村已不再是一片漆黑的景象了,太阳能路灯柔和的光线让整个村子显得十分温馨,这一排排路灯也点亮了村民们的心。

做好本职工作,加强自身学习

   “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死的,它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王飞智认为,“在农村做调查,既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村子,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在农村方面选定领域和方向后,可以通过网上查资料,与镇村领导、村民和原大学导师交谈等方式来了解农村。因为我身为‘村官’,生活在村子里,有很好的机会来深刻了解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实质,而不仅仅是看到表象,比如为什么农村的生活是这样的?村民间的相互关系是如何维系与发展?当今农村人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其实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独立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地村的发展情况,也为了给村民提供就业信息,王飞智曾开展了一次村域内劳动力情况调查的工作,主要是调查村里人群的年龄结构,劳动力情况,就业情况等等。在村里作汇报时,他获得了村领导的一致好评。

    王飞智还发现南地村的养老形式基本上为家庭养老,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独生子女的负担比较重。他经过调查,总结出的建议是合作式体养老——就是村委会专门成立一个养老站,将老人们集中起来照料。那些孤寡老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拿出来抵押作为养老金,交给村委会,由村委会来对老人统一提供服务。

    学习不仅仅针对自己的专业,在农村,王飞智还学到了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经验与能力。因为他深知,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要想当好“村官”,就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工作的能力。他意识到“村官”不仅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努力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和处事方法的技巧。王飞智根据近两年的工作经验,总结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只有你学习了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精神实质并传达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只有你认真地钻研农业实用技术,才能带领农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高效种养殖业。”

    除此之外,他还虚心向农村干部学习。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数都是年龄偏大、文化低、政策水平不高,但王飞智认为,他们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和独特的工作方法是十分值得广大“村官”学习的。“我们大学生‘村官’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要高于基层干部,但却没有真正的了解农村,缺乏农村管理经验,这就需我们能正视自身不足,在与村干部交流中要积极主动地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

    现在王飞智在和村民交流时,已不在像当初那样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他学会了许多技巧:“既要倾听他们的意见,也要能委婉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争取得到群众的支持,切不可在态度上盛气凌人、指手画脚,更不要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迷失自我。要通过诚恳、耐心的工作方法,主动积极地配合和引导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村干部的威信,尊重他们,维护好整个班子的团结与形象。”谦逊学习的他,与村民的相处十分融洽,没有什么矛盾,与此同时,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端正工作态度,朴实为民服务

   “农村相比城市来说,给人一种贫穷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景象,但这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能力,更能发挥所长、有用武之地。农村小事何其多,然而,再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对我的磨练。其实生活与工作就该相互渗透,作为一名‘村官’,我的生活就是走进村民的生活,我的工作就是服务村民的生活。”王飞智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朴实真诚的态度,在南地村做好每一项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是永恒的工作定律,工作的成效如何,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尽力。王飞智认为,在农村工作,只有保持积极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才能使我们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从而准确把握大局、抓住农村工作重点、用心做好工作,和村民走到一起。其实只要我们能用心去做每件事,就能“心生爱,爱生智,智生能,能生力”,从而能专心致志、有所作为、永续发展。

    是的,无论什么工作,我们都需要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在哪里,生活就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时候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变得很难,成功也并非遥不可及。

    如今,每当王飞智下村的时候,村民都十分亲切的向他打招呼,他的车筐里也常常装满了村民们给的瓜果,这就是村民们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大家给他最高的奖赏。

(执笔人:解语晨)

村官感言:

    有时候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变得很难,成功也并非遥不可及。


记者手记:

    文质彬彬是我见到王飞智的第一感受。说起他所在的村落,王飞智十分感慨,原来的土路和墙壁都已经翻修一新,这是他感觉最欣慰的事情。“现在骑车下村,道路很平,也不用担心村里没有地方办公,和原来的环境相比,明显感觉村子特别整齐干净,每次下村的时候也特别有工作热情。晚上工作回宿舍时,村里的路灯都亮起来了,很温馨。”

    由于他是社会工作毕业的,在谈话中和我说了自己做的好几份调查,他觉得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村官”工作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通过与他的交谈,我还发现,他工作时十分有条理。记得他问我大兴区人事局来面试的一道题,大概是说现在你要在村里宣传一件事,有三个人可以为你工作,你让他们做什么。他的回答是,先让一个人去看看村里基础设施,有没有广播站和喇叭,在让另一个人去调查一下问问村民喜欢什么方式宣传,剩下一个人和自己商讨宣传方案。这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工作方法,我是未曾想到的。看来“村官”工作真的很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他们在“村官”工作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很高的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