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我校秋季学期工作部署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党委书记杨军,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慧敏,党委副书记高喜军,副院长张铁强、范双喜,纪委书记李伟书,离退休老领导代表出席部署大会;中层干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系主任、教授代表、教学督导、党代会代表、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参加部署大会。

王慧敏代表学校领导班子以《北京农学院深化改革总体设想》为题作工作报告。

她深入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解读了首都城市特点、《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属高校办学类别分类标准,并指出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服务首都发展的理念与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需求不匹配,服务整个首都城市全市域发展、服务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能力建设不充分;学科结构和内涵与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需求不匹配,学科方向、团队建设和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不充分;专业结构和内涵与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需求不匹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充分;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新时代人才需求不匹配,价值观引领、学生能力培养和全程学业指导不充分;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与学校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内涵发展、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建设不充分。
她指出,大家要深入思考学校办学类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结构以及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定位。要深入探讨学校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和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学校的基础工作和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凝聚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她强调,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深入反思, 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
党委书记杨军讲话。

他对上半年学校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总结: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有序推进;专业与学科建设有新的突破和进展,获批2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与3个专业学位类别,获批北京市博士单位三年建设申请;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与承德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京承扶贫协作中市校合作典范,与平谷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高水准、国家级的“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我校入选北京市2018年度“星创天地”推荐名单。校办产业处被认定为首批中关村示范区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北京农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培训;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我校成为“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院校,《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协议备忘录-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补充协议附录》签署。
他指出,下半年要围绕以下重点折子工程开展工作:扎实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强化科研团队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校内管理协同机制。
围绕下半年工作,他提出了“内强实力,外树形象,深化改革,倾心发展”的工作方针。内强实力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本钱,如果不通过抓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实力,一切无从谈起;外树形象是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学校获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深化改革是指要谋求动力,营造发展的生机,激发活力;倾心发展是要有定力,一心一意地谋求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他强调,学校发展还要抓住“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要“上通天线”,前瞻谋划,在大格局下看北京农学院的发展,心胸自然开阔,早点想、远点看,这样工作主动性和效果都会提升;“地利”就是要下接地气,脚踏实地,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实处;“人和”就是要更加注重人的工作,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要通过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为学校发展巩固定力,汇聚力量,开掘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