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全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 强化使命担当”专题报道,展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学校板栗科技创新团队汇聚了一批专业素养深厚、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他们长期致力于板栗优异种质创制和产业化利用,围绕板栗新品种培育、现代果园管理、采后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进行研究,扎实落实大食物观,助力我国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
潜心育人,三尺讲台移田间
树壮在根,人重育心。板栗好吃,核心在于“养根壮树”,根系健康,吸收的养分充足,栗子才会飘香。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正如同板栗的“养根壮树”,需要强化基础知识,打牢根基。团队在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昌平区、密云区建立了科技小院、博士农场、教授工作站等实践服务场地,每年派驻学生进行研究实践,学生不仅获得了一手的农情,还发现了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板栗的技术创新、科学问题要到生产一线,要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这是团队负责人秦岭教授经常和学生说的话。板栗树高,山坡陡峭,管理十分不易,并且由于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急需在生产中推广良种和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近年来,团队老师和学生在全国山区开展板栗资源调查和良种推广工作,将板栗现代果园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栗农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团队积极推动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水平。
埋头苦干,板栗研究结硕果
二十多年来,板栗团队成员踏遍我国22个省(区、市)的板栗产区和分布区,摸清了我国栗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家底,收集了2000多份栗类优异种资,为我国栗类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培育出一批特色板栗新品种,如极早熟国审良种‘京暑红’,特色加工良种‘北农冰栗’,抗旱良种‘短花云丰’等,并已在燕山板栗产区大量推广应用。团队率先完成中国板栗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基于SNP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义了栗属植物进化历史和进化关系、揭示出板栗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出板栗外生菌根的共生机制,为板栗基因组功能研究和育种等提供重要基础。建立了板栗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和转基因遗传转化体系,为板栗种质创制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在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Giga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相关成果荣获2022年度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薪火相传,板栗团队建新功
要想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团队秉承“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共成长”的理念,吸纳海外留学人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搭桥。同时,团队积极开展科教协同育人,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优秀科研团队,在板栗全基因组测序、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并于2021年入选“全国林草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创新团队”。
团队潜心教学,深耕科研,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教师将继续努力讲深讲透板栗绿色产业中的“红色道理”,培育更多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能堪当大任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