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最美北农人 |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师生群体:科技为笔 创新为墨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4-11-09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浏览:

学校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学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系统布局40个教授工作站、27个科技小院、16个博士农场、4个乡村振兴驿站,坚持农科教结合,集中力量解决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学校师生以科技为笔,奋力书写服务“三农”新篇章;以创新为墨,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今天,让我们走近浆果科技小院、灾后重建青年突击队以及都市农业研究所团队,了解他们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浆果科技小院的研究生董博谦最初来到科技小院时信心十足。没想到科技小院开展的科研工作看似简单,但智慧都隐藏在细节之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进行葡萄和软枣猕猴桃扦插育苗时遇到的种种困难,面对大棚中苗木的大量死亡,他深刻认识到工作所需的严谨和经验,于是立刻开始了后续的改进。

在经过导师杨明峰教授指导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后,他逐一细致地检查了土质、温湿度、光照等所有条件,并在小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施肥、翻耕、喷灌、通风和遮荫等操作,以确保植株生长在最佳环境中。正是在解决这个困难的过程中,董博谦对生根剂的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将其纳入了他的课题研究。“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培育出了大量健壮的幼苗,并积累了宝贵的扦插育苗经验和数据。看着绿油油的幼苗,我心里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真的爆棚了!”董博谦激动地说道。

当科技小院的科研工作刚步入正轨,团队在服务助农上又遇到了挫折。由于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较低,难以理解同学们讲解的内容,在软枣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时,部分农户心不在焉甚至提前离开了培训。

当时董博谦感到非常焦急和受挫,随即便向导师寻求帮助,杨明峰告诉他,为果农培训不是课题汇报,要学会把学术语言“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明白话。

“我立马回去修改培训内容和讲述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向他们解释专业术语。看着大部分农户听得认真并逐渐掌握了新的种植技术,我当时真的高兴得想跳起来。”

经过科技小院的学习与工作,董博谦认识到科技小院不仅是一个广阔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同时也是他践行青春梦想、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舞台。他说:“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助农经验,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强农兴农贡献农科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8月,一场暴雨席卷北京,让昌平区溜石港村本已经种好的藜麦梯田大面积受损,但是再重新补种藜麦已经过了农时,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韩莹琰教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组织灾后重建突击队,带领学生利用生菜幼苗进行补种,尽最大可能去挽回村民的损失。

8月17日,团队到达溜石港村后发现梯田在洪水的冲刷下,已变得面目全非,便马上投入到了恢复重建工作中。韩莹琰教授带领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村民们的行列中,一起参与生菜幼苗的移植工作。

团队学生薛子怡说:“我们就先在堤头上清理碎石和杂草,就是戴着草帽,汗也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选择了一些根系比较壮的生菜幼苗进行种植,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护。”

顶着烈日,汗水浸透了同学们的衣衫,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身上爬。同学们的双手因长时间的劳作而变得通红,有的同学手掌上已经磨出了水泡,每次挥动都会带来阵阵刺痛。然而,没有一个人在这艰难的时刻选择放弃。大家都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他们深知,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溜石港村村民对丰收的期待。

助农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韩莹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高举青年突击队旗帜,为溜石港村灾后恢复生产做出了贡献,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弘扬青年突击队精神,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多年来,学校都市农业研究所团队致力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研究与产业指导,全链条服务北京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主持或参与编制省部级规划10余部、政策文件30余项,对接首都乡村100余个,服务农业新主体300余个。

2019年1月,《北京市乡村振兴民意调查报告》中指出,北京休闲农业存在“大众认知低、带动增收低、产业质量低”的问题。从那时起,都市农业研究所团队江晶副教授带着这些问题,和团队师生一起展开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形成了三个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参与编制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出台的《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实施意见》,这一政策成为五年来指导全市休闲农业提档升级的纲领性文件。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2022年,团队积极对接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帮助他们将产业政策转化为生产力。江晶发现仅凭一个专业无法做到,于是组建了由农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艺术设计等老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3个月时间,这支跨学科团队利用周末时间走进36名“头雁”学员的生产基地,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并对症下药。一直到现在,面对“新农人”,团队有问必答、有需必应、有难必帮。

作为高校教师,江晶和团队教师一直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坚持带领学生在暑假到“三农”一线进行调研学习等实践活动,进村调研、上山劳动,培养了学生们肯吃苦、不抱怨、懂感恩的优秀的品质。

回到学校后,她指导学生将实践成果凝练为学术论文和学科竞赛。平日调查研究的企业和乡村变为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而江晶和她的学生也成为了密云区金叵罗村、平谷区东樊各庄村、昌平区居庸关村的“新村民”,广袤的京郊大地已经成为她和学生们的“第二故乡”,团队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十年砥砺深耕,团队教师从来没有忘记过高校教师的使命,从来没有停止过穿行于京郊大地,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的问题。接下来,他们将会继续发扬北农人的优良传统,苦干实干、强农兴农,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为服务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