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团队合作造就1+1+1大于3奇迹

时间:2015-01-04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 浏览:

编者按: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的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的比赛结果揭晓,我校由孔素然老师指导,胡彦周、胡仁昭、姜泓吉三位学生组成的团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获奖的背后凝聚了同学们的努力付出,更凝聚了学校基础部老师们的付出,尤其是陈晓昕老师作为我校参加建模竞赛所有团队的联络人和负责人,对每个建模团队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倾注了很多心血记者带着问题走进这个获奖团队,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出色的团队合作,造就1+1+1>3的奇迹

“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心做好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并且互相鼓励,彼此信任,才使得整个任务更容易完成。胡彦周同学向我们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有明确的分工非常重要。三天三夜,在面对如此高强度的竞技,三名队员各自发挥专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将难题逐一攻克。

姜鸿吉运用在数学建模选修课中学到的知识,快速地解决数学公式所涉及到的问题。胡彦周同学巧妙地应用计算机编程,将抽象文字转变为实用图形,从而更直观地发现内部规律。而作为一个从没上过建模选修课的胡仁昭同学,却能灵活地将自己对数学的独到见解融入到课题中,成为了论文中最大的亮点。

三人近乎完美的配合,使他们的成功存在了必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幸运的。学校中仍然有很多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对数学同样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爱,他们可能也参与到了建模竞赛中,但并未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是每一个参与的人一定都在这个比赛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得奖并不是参加比赛的唯一目的,体会别味的人生才更重要。

“在我们研究讨论时,难免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马上统一思想,不拖延进度是在短时间取胜的关键所在。”胡彦周同学向我们介绍到。经过一次次的协商,一遍遍的修改,最后凝聚了三个人共同智慧的专题论文脱颖而出,较之那些不懂得合作的团队的作品质量高了很多,达到了1+1+1>>3的效果。

多方力量同汇聚,坚持不懈铸辉煌

数学建模比赛是一个考验选手们耐心与恒心的过程,需要参赛者有足够的热情和毅力。三人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他们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赛起初进行的还比较顺利,但在比赛第二天便遇到“确定最优设计加工参数”的瓶颈,一下午的苦思无果使他们垂头丧气。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秉持着既然参加,就要一战到底的信念,在重整思路,继续钻研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攻克了难关,并进一步加深了对选题的理解,与时间赛跑,成功完成了论文。这件事情仅仅是三天激烈竞赛中的一个小片段,却大大地折射出团队三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直面挑战的可贵精神。

竞赛时间只有三天,我们顶着压力苦战,几乎没有睡过觉除了不断摸索,探寻答案之外,还要有耐心才能稳中求胜。”姜鸿吉同学说。正如我们所知,每一份成功都来之不易,其背后都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胡彦周同学告诉记者,在参赛之前,舍友们用心地帮助他查阅资料,了解比赛,鼓励他勇往直前,坚持挑战。对此,胡彦周充满了感激之情,是他们的陪伴与关怀使他更加坚强勇敢。他也非常想代表全体组员向指导教师孔素然和陈晓昕老师由衷的地道一声“谢谢”,感谢老师多天悉心的教导,让他们小组能更快地成长与进步。

 这次的大赛让胡仁昭同学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了,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人生真理;让胡彦周同学懂得,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团结一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姜鸿吉同学说:“我的人生不该总是平淡无味的,需要突破,需要刺激。而每一次挑战自我的极限总能让我体味到不一样的况味”。三名队员用实际行动鼓励着每一名北农学子,无论做任何事,看不到希望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或许成功就在你眼前!

良师指导出精彩,汗水终闪钻石光

在今年的论文选题上,由于学校较为注重农学,与工科学生有着较大的思维差异,所以在此次大赛中,指导教师凭借多年的建模带队经验,选择了B类论文——创意平板折叠桌,使得他们巧妙地避开了专业知识不足所造成的劣势,从而在“起跑线”处取得了领先。老师介绍到,数学建模最大的意义在于用数学方面的知识去建立模型,用最佳的方式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这需要学生具有创新迁移意识和较高的动手能力。孔老师在选取组员时将其是否对数学建模有很高的热情作为重要标准,并也希望参赛选手参加数学建模选修课,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和编程基础。

 我校在组织数学建模大赛中有着良好的选拔培训机制。即提前选拔学生,在放假前一周组建好团队和安排好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对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在其他师生享受暑假的快乐时光时,指导教师团队的老师们按时按点来到学校,从周一到周五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这种系统的、集中的培训丰富和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使之能更好地掌握建模方法与技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阅读文献的能力。在培训期间,老师们侧重应用方面的指导。陈老师表示与往年相比,参赛者的思维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参加选修课,学生通过对数学软件的实际操作,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老师和陈老师获奖的三名学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告诉我们:“胡彦周等三人都能做到活学活用,并且有着较强的数学思维方式。这让他们能在团队中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快速融入到这个团体中。”同时,老师还强调,数学建模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的,因此需要参赛者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有条理的展示出文章中心,突显论文的设计亮点。

孔素然和陈晓昕老师也分析了三位同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们每个人做事都非常认真努力,有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依靠老师的教导。同时,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懂得团队协作,互相帮助。”步入大学后,学生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尤为重要,“凡事靠自己”便是老师向同学们传授最重要的人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