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二十载常闻八月红枣香——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有年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北京农学院校长王有年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一举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枣树虫害严重以及国内外市场迫切需要优质安全枣果的形势,以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枣果产量、质量为目标,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不同间作环境中枣林有害生物可持续生态调控关键技术方法与措施,实现了枣林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与优化管理,由被动盲目的防治转变为主动的可持续生态调控,满足市场上对安全枣产品的需求。
枣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在一望无际的华北丘陵山区,经常可以看到成片的枣林在风中飒然挺立。枣树成林,绿影婆娑。枣,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浩瀚历史,《诗经》有颂:“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战国苏秦游说燕国时也曾有过这样描述:“燕南有碣石燕门之饶,北有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有谓天府也。”几千年来,人们种枣、颂枣、画枣、研究枣、变着法儿吃枣,有关枣的传说、故事、诗词、散文、成语、绘画、摄影等,比比皆是。此外,枣文化还表现在政治、经济、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枣树与农业、与工业、与旅游业,与日常生活、风俗民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它绰约的身影,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历经千百年历史,枣树在中国农林经济中的地位依然未曾减弱。枣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拥有的枣资源和枣产品国际贸易在全球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枣树既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也是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民族产业。由于枣树对环境、土壤的要求较低,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枣树依然能够成长的很好,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而言,种植枣树成为他们最大的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枣树面积和枣产量翻了近3番,价格总体上稳中有升。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图景下,我国枣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粗放的经营模式导致每年的20%-30%枣林遭受有害生物的危害,每年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以上。若能突破枣林高效生态调控方面的关键技术,将给枣业带来巨大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并非易事,相关研究已成为农林产业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如何继续让枣产业和枣文化在新时代下永葆青春并展现新的特色,成为国人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王有年和他的团队就在这条道路上艰苦跋涉了20年。
20年科技攻关路漫漫
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庄严的国徽下,王有年教授看着大红的获奖证书,欣慰的笑容在那一瞬间定格:20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收获,20年科研积累也终成正果。回望20年来走过的路,他和他的团队,甘苦自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有年带领几位教师和学生一同走入山西吕梁开始科技扶贫工作,农民们期盼的眼神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那一刻,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扶贫过程中,他和几位年轻教师注意到,当地很多农民都种植枣树,经过土壤分析后,他们进一步确定,当地贫瘠的土壤只能适宜种植枣树。于是,如何提高枣的产量,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成为王有年和其他几位老师的研究重点。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和指点下,王有年和他的团队在对山西吕梁的扶贫中,开始与枣结缘,走上了漫漫科研路。20年来,他们风雨同舟,跑遍全国枣树的所有种植地和生产基地,走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吸收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年轻学者,不断壮大自己的科研力量;虽然身处不同单位,不同地方,但是,最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孜孜不倦,潜心钻研。
20年来,他们攻破一个有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离着最终的成果越来越近。上个世纪90年代初,王有年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枣树资源品种调查,对北京市及全国枣树品种进行了广泛调研,了解了每一品种的枣树生长特点,为此次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果品是北京主要农产品,其生产存在弊端:肥水需求量大,病虫害严重;化肥、农药投入量远高于一般农作物,果品安全令人担忧。到90年代中后期,北京农业初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开始注重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王有年敏锐地意识到这一趋势,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果品优质生态安全研究,对果品的有机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入21世纪,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朗,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果品概念深入人心。为此,王有年带领团队对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