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北京精神” 办好首都高等农业教育
郑文堂
摘要 多年来,北京农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机制,探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在为首都新农村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贡献中践行“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是引领北京发展和创新的一面旗帜,尤其对人的全面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必将对高校的创新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践行“爱国”精神,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三农”人才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爱国,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就是让爱国精神在学生思想上扎根。
多年来,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必须贯穿爱国精神。采用讲爱国故事、唱爱国歌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国旗(《中国教育报》曾以“守护国旗十五载——记北京农学院女子国旗班”为题,报道了15年来我校每天都有24名身着军装、手擎国旗的女生到办公楼前将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事迹)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及时将爱国教育活动激发出来的学生的爱国热情渗透到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实践之中,坚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首都培养了各类农业专门人才3万余人,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农业生产、科研和技术推广的骨干,为首都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5年来,学校毕业生赴基层和农业领域就业人数均超过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0%,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了新型人才。自2006年以来,学校共有701名毕业生在首都13个区县担任“村官”,其中涌现出一批以“北寨红杏”贾辉、“葫芦妹”胡一萍、“七彩红薯”王贺、“蘑菇大王”陈默等为代表的优秀典型,对此,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作出了如下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当前,学校党委以北京市大力宣传和践行“北京精神”为契机,对如何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带着深厚的“三农”情怀奔赴新农村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第一线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谋划。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农爱农思想教育,将学农爱农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四年连线、逐年深入;将学农爱农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实践能力锻炼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三农”情感,激活和激发广大学生奔赴首都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动力源泉。二是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培养“三农”情感。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实践和体验,了解首都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农爱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为农村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学农爱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与农村、农民零距离接触,体验农村发展和农民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增强学生学农爱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就业学生的后续帮扶力度。对奔赴首都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毕业生,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甚至“送全程”,完善相应的政策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跟踪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专家顾问团制度,千方百计为在农业一线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坚定他们献身“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二、践行“创新”精神,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从育人的角度来思考,践行创新精神可以使学生成才。
学校作为北京市属高等农业类本科院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学校申报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评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牵头完成的“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探索建立的“1+1+X”科技成果转化与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为首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北京精神”的发布,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根据2012年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学校明确了当前践行创新精神的思路。一是进一步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农业人才这一目标任务,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卓越农业工程师”培养计划,全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科技园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加大校企合作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全面加强与首农集团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力度,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优秀人才。二是进一步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强化农业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大对设立在学校的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产品安全技术研究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省部级科研机构的建设力度,整合资源、构建团队、优化配置,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省部级涉农类重大科研项目及重大课题奠定基础,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批能用、实用、管用的农业新技术。三是进一步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成果推广和转化体系。不断拓展科教兴农的实践途径,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机制,继续深入推进以推
广
教授和大学生“村官”为依托的“1+1+X”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政、产、学、研、推”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成果转化的规模、层次和水平,切实提升科技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和效益,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和转化一批农业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
三、践行“包容”精神,完善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包容其意即宽容、容纳,就是“仁”,就是和谐。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包容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
学校积极促进内部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充分体现了包容精神。学校构建了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植物科学、畜牧兽医、农林经济与法文、生物技术与食品、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等5大都市农业学科群,涵盖了农、工、管、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各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办学格局。与首都郊区县政府、涉农委办局、涉农企业、涉农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政、校、研、企多方互利互赢、携手共同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与15个国家的20多所涉农院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分别开展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层次的学生联合培养。平均每年组织10多个教师代表团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每年接纳国外高校20多个代表团到我校进行交流或研讨。承办和参与了第四届国际板栗、动物福利、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等大型国际学术活动。通过学习国外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技术,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当前,践行包容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外部要素,坚持包容式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包容式发展道路。一是兼收并蓄,倡导学科的包容性,在突出农科特色的基础上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强化特色,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巩固和强化农学门类的特色学科地位,以及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的主干学科地位,丰富工科和管理学科建设。不断加强法学、经济学、理学和文学学科建设,完善和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进一步促进各学科之间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彼此欣赏、相互交融格局的形成。二是注重协作,打造农科教联合机制,构建首都高等农业教育大体系。进一步加强“校政联合”,密切与政府主管部门、涉农委办局及首都郊区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校政合作中搭建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谋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深化与首农集团、永业集团等京内外大型涉农企业的合作力度,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互利双赢;进一步加强“校校联合”,加大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在京重点农林院校的合作力度,借力提高自身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科联合”,加大与北京市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涉农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形成科技兴农的联合优势。三是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农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适应我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切实加强与农业强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巩固实施好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日本、荷兰等国家高校和涉农企业的合作项目,积极开辟与欧美国家和农业强国高校之间新的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国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搭建平台。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国外研修和培训力度,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积极组织承办或参与各类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四、践行“厚德”精神,营造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氛围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北京建城3000多年、建都850年的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厚德”可以使学生成熟。
多年来,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都市农业文化研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为“北京精神”的形成和提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1年,学校主编的《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研究》,不仅在理论上阐明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的若干理论问题,而且总结了北京韩村河、蟹岛、留民营等10个开发都市型现代农业文化的先进典型。该书出版后在农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开辟了一个从文化角度研究都市农业的新领域。2011年,学校制定的《北京农学院“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建设和特色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使学校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精神、鲜明创新风气、浓厚学术氛围、深厚人文底蕴、幽雅环境,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的大学,并在总结50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学校历史传承意义的“北农精神”。
当前,学校将把营造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氛围作为践行“厚德”精神的主要举措。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都市农业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些特征,与体现社会普遍价值观的都市农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容性。因此,建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都市农业文化及校园文化中的机制,能使都市农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经验的同时,也在塑造和巩固着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以都市农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载体,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追求。学校将继续坚持和深化“两个结合”,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直接灌输与间接渗透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在“北农精神”中。学校2011年制定的《北京农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北农精神”,但没有很好阐明“北农精神”的具体内容,我们将以“北京精神”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突出学校特色,科学地凝练出“北农精神”的内涵。
我们将不断总结践行“北京精神”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强化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项职能,更好地为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更好地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贡献,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作者系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