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枪膛中射出的军人信仰——记退伍士兵刘晓斌

时间:2010-11-22 作者:武芯蕊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刘晓斌,男,共青团员,1983年10月出生。2003年考入北京农学院园艺专业。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服役于武警山东省某部。退伍返校后继续就读原专业。入伍期间,曾荣获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称号两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首王昌龄的《出塞》唱出了边塞军人的慷慨激昂,不畏艰苦,雄浑阔达的气势。这也勾起了刘晓斌两年军营生活中的点滴记忆。这首诗是刘晓斌最喜爱的一首边塞诗,也正是这首边塞诗的慷慨激昂之势为他种下了当兵梦的种子。

从假枪到真枪

玩具手枪,绿色军帽,有哪个小男孩不喜欢呢。当然刘晓斌也不例外。为了让刘晓斌有一把像模像样的玩具手枪,刘爸爸跑遍了周边的商店,终于为他挑选了一把逼真的玩具手枪。拿到枪时,他的开心与快乐溢于言表。虽然枪是假的,但仍令他爱不释手。他说:“那把玩具小手枪还珍藏在我童年的记忆盒中。”回忆起儿时的点滴与梦想,他情不自禁地笑着。当笔者看到他嘴角挂起的灿烂笑容时,心中也不禁猜测起是不是正是那把小手枪勾起了他的军营梦呢?

儿时的一把小手枪种下了他当兵梦的种子。来到部队中,刘晓斌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真枪

枪对于军人来说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在授枪仪式上班长对每位战友灌输着一名军人对枪的理解。“枪就是生命,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擦枪,直到它一尘不染。”言语间,透露着作为一名军人的骄傲与责任。

让刘晓斌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拿枪时的感觉。枪,沉甸甸的,仿佛祖国的重担落在了自己的肩头。“第一次拿枪的感觉就像把自己的生命托在了手里一样!”说着,他的眼中仿佛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好似手里就握着一把钢枪,是那样坚实与执着。

也许,枪永恒的睡眠才是军人的夙愿,但军人永恒的使命是让枪保持高度的清醒。他们便以每天的擦枪、上油或持枪训练来打扫它的睡意,维护它的完好性能。

枪上有一条从缺口到准星再到目标的瞄准线,这也似军人之路——艰苦、惊险、骄傲。于是,他便恋上了枪。

差点破灭的“从军梦”

写满回忆的那只风筝正快乐地飞向天空,视线也已被它悄悄牵走,揉成缕缕的记忆挂满枝头。随着这只满载快乐的风筝,笔者也慢慢进入了刘晓斌的军旅记忆中。

带着对军人的崇拜与敬佩,带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终于,2005年部队来学校招收大学生军人,刘晓斌抓住了这个机会。虽然,最初他的父母还是有些担心部队的两年生活会耽误儿子的学习,同时又怕军营的苦令儿子吃不消。但刘晓斌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向父母保证,在部队仍不忘随时学习,况且部队生活也是对他人生的一种磨练,他不怕苦的。经过一番恳求与保证。刘晓斌用他坚定的信念与对部队生活的向往之情感动了父母。最终,在父母与同学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坚决地填写了报名表,等待体检时刻的到来。然而,部队的体检是严格的,这也成为了他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第一次的体检令刘晓斌很紧张。在检查视力时,他的左眼视力与标准只差了0.1,这也就意味着“当兵梦”即将破灭。第一次体检的失利让他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说到这时,刘晓斌的眼中闪出了感激的神情。“我能当上兵,最应感谢的是当时负责征兵工作的党登峰老师,是他给了我很多帮助与鼓励,同时,也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经过党老师的帮助和自己对视力的进一步保护,刘晓斌最终通过了第二次复检,终于走进了他儿时就已向往的绿色军营。

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然而,让人前行的路也是自己一步步开拓出来的。就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样,只要用心去做,尽心付出,同时坚定自己的信念,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梦与渴望就会尽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上。

睡在寒风刺骨的“海边”

从梦想到现实,从体检的坎坷到踏上去往山东武警总队青岛支队的火车,这一步步,说不上艰辛,但也着实让人记忆犹新了。

没有同学的陪伴,没有父母的送行,有的只是一车厢的新兵。年轻,坚毅,脸上洋溢着稚气未脱的笑容,带着对绿色军营的渴望,带着所有人的期望。终于,他走出了家乡,走进了军营。

在得知自己要前往离家百里的青岛当兵后,刘晓斌并没有因部队离家遥远而放弃或退缩,有的只是更深远的理想与更坚定的信念。“堂堂七尺男儿,又怎么会因离开家而掉眼泪呢!”刘晓斌笑着说,言语中透露着对亲人的眷恋与挂念。“一路上,我们这群大小伙子都很兴奋,有说有笑。一心只想着要去军营体验我们要面临的生活,至于想不想家,早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就像时光倒流,那一幕幕又重新呈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迎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刘晓斌所坐的车把他们载入了部队院中。车刚一停稳,大家就拿好行李陆续下车,拖着简单的行李,刘晓斌环顾着四周的环境,除了几栋营房和一个偌大的操场外,别无其它。因为靠近海边,偶尔的海浪声似乎为这单调的基地添上了一抹灵动的色彩。看到战友们统一的绿色军装,统一的发型,统一的军鞋,刘晓斌才从略带失落的神情中回过神来。

原来这里就是真正的部队,没有喧嚣的人群,没有手机的干扰,没有霓虹闪耀的闹市。有的只是整齐的绿军装,刻板的生活条规,严苛的训练。这里的生活与北京的生活截然不同。

回忆起“初来乍到”时的苦与乐,刘晓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刚到新兵连时,我们还都很兴奋,但这种兴奋是短暂的。”先不说刘晓斌对这座城市的陌生,更不说离家百里的思念。就生活住宿的环境来说,已令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刘晓斌感到了当兵的不易。“因为是新兵连,所以我们住在离海边很近的地方。呼呼的海风寒冷刺骨,而我们住的宿舍又都很简陋,有的甚至连窗户都没有。”说这些的时候,他好像在叙述着一件不足为奇的故事。然而,进入新兵连时正值隆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有时还会喊冷,更何况睡在寒风刺骨的“海边”呢?

也许,“海边”的生活给常人带来的是些浪漫的回忆。它是那样的一望无际,有时那么寂静,有时却又在刹那间激起一片片湿淋淋的海花。偶尔几只调皮的海鸟划过天际,割断了那碧海蓝天的画面。然而,刘晓斌却在这海边“喝着”一口口海水,苦的,涩的,咸的,何尝不像青春里成长的滋味呢!海水的味道未曾变过,而刘晓斌却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毫不怠慢,就像海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一般,虽然已被冲刷,但海砂仍然为他留存着那一段记忆。

“说起刚到军营的时候,我自己还真是不争气呢!由于水土不服,导致上吐下泻。不过还好有战友们的照顾,我挺过去了!”说到这时,他的脸庞洋溢起了微笑。也许,这笑容里有对战友的思念情,有对军营生活的怀念情。而太多的思念与回忆完全蕴含在了那一抹坚毅沉稳的笑容当中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大学生更应起带头作用”

进入部队,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新兵连的生活。新兵连是每名军人人生记忆的一段序曲,也是军旅生涯的第一站。而这三个月的生活也成为了刘晓斌刻骨铭心的经历。

部队的生活严格而枯燥,每天都在重复着,重复着。但这些好似对刘晓斌来说并不算什么,反而乐此不疲地去做着他该做的事。听着起床的号角,睁开朦胧的双眼,一天的艰苦训练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清晨我们必须调整好精神,迅速地整理好内务,部队的纪律不容我们有一丝的怠慢。”说着,刘晓斌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新兵训练营。

“最初时,我特别佩服班长能把被子叠得那么好!不过,那也算是细活了。”就像刘晓斌说的,叠被子真的是细活慢活。与往常的叠被子不同,军营中的“豆腐块”是体现军人生活的一大特色。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看起来好似一块被切的整整齐齐的豆腐块。起初,这也让刘晓斌发了愁,怎么叠也叠不像样。“到了部队,我才知道叠被子也有不少学问呢!叠时横向三折,竖向每段四十厘米处压缝,再取中间对齐。不过主要是压,还要手勤。三分叠七分修么!”听着刘晓斌的描述,笔者仿佛身临奇境。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每天的练习,终于让叠被子不再是一件难事。“其实,叠被子的功夫并不在于‘叠’,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坚持住了,自然就成了习惯。”他淡淡的说道。

也许,部队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枯燥与严苛中慢慢感受着艰辛后的快乐。就像刘晓斌说的,部队生活是对他人生的一种磨练,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感受军营里的苦与乐。

那整齐的步伐,有力的口令,卧倒、匍匐,甚至做不标准时挨训的委屈,都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军人的坚强,出自如铁的部队,出自如铁的纪律。军队就像一个大熔炉,把一个个热血青年铸造成了铁铮铮的汉子。

整理内务对刘晓斌来说并不算什么。而严格艰苦的训练科目对他来说又如何呢?

“其实,训练是很痛苦的,但痛苦并快乐着。训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战友的陪伴,再苦的训练也不算什么!”一句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话,概括了两年的艰辛。

“记得最初训练时,我的体力有时会跟不上。刚开始晨跑,一路下来,我们有的背包散了,有的鞋子掉了,有的掉队了,真是状况百出。”刘晓斌有点惭愧地说道。然而,开始的小偷懒,经过班长的一句“光说不练假把式,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的敲打,让刘晓斌警醒了。他下定决心,事事力求做好,争取不辜负家人及学校的期望。每次的训练,他都很认真。从每日的晨跑到三大步伐的训练,再到站军姿,都是一丝不苟。

“记得有一次训练正步走,教官要求大家一直抬着腿保持笔直状态。时间长了我实在撑不住了,就稍稍的松懈了一下,结果被班长发现了。还罚我练蹲姿半小时呢!”说着,他爽朗地笑了笑。可想而知,站在烈日灼烤下,腿要保持笔直状态很长时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而又要受罚一直蹲半个小时,这让常人听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军人,有铁一般的纪律要他们去遵守。就如同西点军校的校训说的那样“这里没有借口”。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有许多事会让你心生感动。

在一次训练匍匐时,有些士兵会有些小偷懒,经常做些小动作。不料,这使集体得到了惩罚。班长要求所有人匍匐近百米,而大家穿的刚好是冬常服,来回来去的匍匐,大家的军装被地上的小石子磨出了很多洞。新发下的军装就破了很多洞,也让这群当兵的小伙子们心疼不已。谁说男孩总是那么大大咧咧的,此时的军装就是他们的生命,就是他们的一切。

军人的风采,是从穿上军装那天开始的。无论是头顶烈日,还是脚踏月色;无论是摸爬滚打,还是汗水流淌。军人的风采总让人着迷。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与梦幻写在了那面红红的旗帜上,他们把自己的誓言与承诺永远铭刻在心间。

节日里的任务

每逢佳节倍思亲,2006年的春节对于刘晓斌来说有着独特的记忆。

 “2006年的春节我是在部队渡过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夜我还在监狱的岗位上值班呢!”好似平凡,但又特别。没有家人温暖的叮嘱,没有餐桌上热腾腾的饺子,没有热闹欢乐的炮竹声。只有寂静的夜陪伴在他身旁。虽然寂寞,但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是军人唯一的信条。因为,这代表责任与信念。对于在当兵期间所受的嘉奖,刘晓斌好像也不愿多提,他只是摇摇头,淡淡地讲到那些荣誉只是过去了。在他看来,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不要去想会得到什么,只要用心去做了,自然就会有所得。

对刘晓斌来说,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任务是参加奥运测试赛的执勤工作。为了保证观众及测试赛的安全,像刘晓斌一样,参加执勤任务的战士们都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以确保没有意外及疏漏。讲到这时,刘晓斌的眉宇间显得很是精神,透露出了曾为军人的那份自豪与骄傲。“那是中国武警向全世界展示和证实自我的时刻,我想我们没有让国人失望。”此时的他,仿佛已回到了测试赛场,一刻不停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一位军人的职责。也许,那就是令他最骄傲的时光了吧!

人生中会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就如同沙滩上闪光的珠贝,时不时让你捡起它,细细品味。

难忘战友情

从车厢里的陌生到宿舍里的谈天说地,一群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男孩们在绿色军营里度过了那难忘的两年时光。两年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期间的一切,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暖人心窝。又好似一杯淡淡的清茶,让人回味。与战友的情谊,就似暴风雨后的彩虹,绚丽无比,又像晚霞后的余光,令人怀念……

回忆起那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刘晓斌还是感动得几乎落泪。生病时战友无微不至的照顾,委屈时战友体贴暖心的安慰,一幕幕好似电影一般,呈现在他的脑海中。令他记忆最深的是在退伍时的送行会上,大家两年的友谊与感动又岂是一场晚会能概括的呢!尽情的舞蹈,尽情的畅饮,尽情的欢歌。无数次的流泪,无数次的拥抱……这里有他太多的回忆。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是战友们还会经常聚会的。记得前不久他们来北京,我还带他们逛了北京呢!”是啊,珍贵的友情也许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朴实得话语最能代表他的心境。

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吹掉;雨水不能把这一段段感人的旋律湮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手中握紧的钢枪就如同握紧的生命,不放弃,不忘记。

                                                (执笔人:武芯蕊)

                  

士兵感言:

通过这次采访,也让我回忆了一下两年的军旅生活。虽然军营生活只有短短的两年,但这两年的时光却给我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从中我懂得了战友情、亲情……部队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我不想说当兵有多么的苦,多么的累。也不想说作为一名军人有多么的伟大。因为当兵是为我们的祖国效力,保卫我们的祖国安宁。其实当兵是件很平凡的事。

我只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人的一生都在经历着一些东西。这其中有美好的,也有不尽人意的。但这些都是我们的生活,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要轻视自己,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的事再伟大那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事再渺小那也是自己的。我们都要从点滴做起,一步步筑起自己的城墙堡垒,使自己更加坚实。所以我想说——相信自己。

记者手记:

不知道这辈子不能当兵是不是一种遗憾。笔者有些羡慕刘晓斌学长的军营生活,但却没有勇气选择投笔从戎的这条路。因为,笔者觉得军营的生活很苦,刚从军训基地回来,也许感受的只是部队的皮毛,并没有真的体会到军营中的苦与乐。

就像学长说的“部队生活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也许,笔者没有机会去体验这种磨练带来的快乐。只有心存敬畏,用心去体会军人的生活。

在与学长的接触中,笔者感到的军人的朴实与坚毅。也许,那就是部队这座特殊的学校所铸就出的性格。从他的言语中,总能感受到他当兵时的快乐,极少地描述训练时的苦与累。他说他喜爱那种部队的生活,爱那种感觉。笔者认为,也只有身临部队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军人的骄傲吧。

美好的不只是过去,在温长的日子里,一次次磨练后,把软弱的自己磨练得像钢一样坚硬。在那树叶落光的秋天里,只有苦熬的干劲,只有苦中作乐,才会有我们所珍惜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