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魔鬼”连里的兵——记退役士兵叶俊刚

时间:2010-11-22 作者:张晋京 陈兴 来源:农学院 浏览:

    叶俊刚,男,中共党员,1981年3月出生,2001年考入北京农学院法律专业。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服役于北京卫戍区某部。退伍返校后转入法学专业学习。入伍期间,曾荣获 “优秀士兵”称号两次。

“只有退役的潜艇,没有退役的士兵”。这是电影《硬汉》中一句经典的台词,也是进入叶俊刚QQ空间时,最先看到的一句话。他表示有好多话想说,只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于是便引用了这句台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时间定格在2002年12月18日。这一天对于叶俊刚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这一天,他光荣地入伍了。那天天气很好,明媚的阳光让寒冬变得暖意融融。叶俊刚在宿舍拿着刚领来的军装,兴奋地试了又试。午餐时,舍友陪他在食堂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直到现在,叶俊刚还能回忆起那股香喷喷的味道和同学们离别之时讲的那句“保重,常联系”。伴着发动机隆隆的声音,菁菁校园,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离叶俊刚愈来愈远,渐渐地在他的视线中变得模糊起来。

小小手榴弹 最大拦路虎

 2002年的这个冬季,对于叶俊刚来说意义非凡。在严寒中,新兵训练热火般的展开了。拂去时间的尘埃,记忆之中那些深刻的画面逐渐地清晰起来。

凛冽寒风中,他曾冻伤过耳朵;严酷训练中,他曾筋疲力尽;晨跑操练中,他曾上气不接下气,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此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的叶俊刚,不曾想,一枚小小的手榴弹却成了他在新兵营中最大的拦路虎。

“这枚小小的手榴弹好像怎样扔,都扔不远。”叶俊刚疑惑不解道。但不服输的叶俊刚也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提高成绩,于是他便开始了“加餐”训练。白天,在完成日常训练任务后,他抬着一大筐的手榴弹,在训练场上不停的投掷,直到胳膊没知觉为止。夜晚,他还在宿舍里不计数量地做俯卧撑。这样的额外训练无疑会使他的胳膊更加酸痛难忍,但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腕力和臂力,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他还是一直咬着牙坚持下去。“不掉队!不落后!”叶俊刚始终这样告诉自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练习与自我超越,叶俊刚投掷手榴弹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欣慰地表示道,那一刻似乎所有的痛苦与艰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蜕变后的“神枪手”

从排长的手中庄严地接过四枚领花,光荣感顿时油然而生,那一刻,训练中所有的苦与累都成为自己人生经历的宝藏,被定格为永恒。

这是叶俊刚在一次实弹射击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后的内心写照。10发子弹命中8发,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靠的都是实力。在这个好成绩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

北方的冬天,低温永远是主旋律。在这个飘雪的季节里,叶俊刚还要进行着严酷的战术训练。寒冬早已将整个大地都冻得硬邦邦的,就这样的环境下,他没有怨言的趴在冰冷的雪地上,手持冲锋枪,从低姿、侧姿、高姿,一直训练到匍匐前进。在训练中,一路上的黄土混合着白雪、还有小石子不断地冲击着叶俊刚身体,即使穿着厚厚的衣服,身上也还是会被坚硬的石头弄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甚至流血。一天下来,衣服早已没了模样。衣服的肘部、腿部也在训练中磨破了,磨破的地方还流着鲜血。时间长了,血结痂了,还和衣服粘在了一起。等到脱衣服时,更是痛苦难忍,需要硬生生的把它们扯开。不仅如此,练习瞄准也很艰难,在呼啸而来的西北风中,趴在地上进行瞄准练习,这样的训练一练就是半天,那种刺骨的寒冷透彻心扉,然而叶俊刚依然坚持着。

“魔鬼”连  苦中作乐

    叶俊刚所在的连队被称为“魔鬼”连队,他和他的战友一起共同经历了一些外人无法真正体会到的事情:不知流过多少汗,受过多少伤,流过多少血。有的战士累到呕吐,有的战士跑的腿疼的下不了楼、上不了床,甚至尿血。

“魔鬼”连队在部队一直有着不俗的成绩,历来都是第一连队的保持者,为此他们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无法比拟的艰辛。“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每天都是煎熬,但是最终我们挺过来了!”作为“魔鬼”连队中的一员,叶俊刚显得无比自豪。

寒冷的12月中旬,他们展开了艰苦的拉练。背上抢、弹夹、扛起大旗、被子、还有褥子等,“天亮行,夜晚停”的进行拉练。最令叶俊刚始料不及是在拉练中竟然还穿插着演练科目,不是凌晨三点钟接到撤离的命令,就是连夜不息的摸黑前进5公里或摸黑拆帐篷和做饭等。一路上,每当疲累、想打瞌睡的时候,他就和战友们开开玩笑,用来解解乏与困。他说,这叫苦中作乐。

艰苦的“水岛”生活

唐山乐亭,对于叶俊刚来说有着特殊的情结,他在部队的两次演习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那里,他经历了许多;在那里,有很多深刻的记忆是他一辈子所不能忘记的。

在一次演习中,叶俊刚作为弹药补给手住进了帐篷。然而那一天,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大量的雨水不断地涌向了他们住的帐篷,他们只好连夜加固帐篷,夜里只能委屈地住在弹药箱上。半夜还要不停地向外排水,保护好装有弹药箱的帐篷。帐篷外,雨水已积攒了很深,叶俊刚就这样和自己的战友们开始了艰苦的“水岛”生活。每天早上打饭,白天在炮兵阵地演练,夜里则要站岗,而且一切活动都要趟过帐篷前的积水。深秋的雨水,冰凉刺骨,每次趟过这混沌的积水,叶俊刚都冷得有些发抖。有时候,光着脚走,水底的草根经常把他的脚扎的满是小孔。

经历过恶劣的环境,体味过训练的艰苦,这些让叶俊刚也有不小的收获。他说:“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苦难经历让他成长了不少,能吃苦,能挖掘潜力勇于战胜困难。这些经历,无论是在后面的部队生活中,还是离开了部队,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失败也是种收获

在部队的时候,叶俊刚选择了报考军校。为此他放弃了做了两个月的副班长。因为报考军校有名额的限制,所有报名的士兵要先进行理论考试,只有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考军校。经过复习,叶俊刚顺利的通过了理论考试,跨越了第一关。

之后,他每天认真参加部队安排的学习,从早学到晚,为真正的大考做好准备。说到那段时间,叶俊刚说:“就像要参加高考那样准备军校的考试。”可以看出那段时间他付出了很多。

生于因为出身文科生,所以叶俊刚的理科方面有些欠缺,为此他开始补习理科方面的知识,按照拿分的知识点复习。虽然最终理科有些薄弱,叶俊刚最终没能通过最后的考试,不过在回忆起这段岁月时,也是很美好的记忆。至今那张薄薄的准考证还被他细心地保存着。失败不可怕,因为曾经努力过。要经历过失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这一次的经历也为他以后的路做下铺垫。

“优秀士兵”

 在入伍前的欢送会上,学校的老师曾经拿着一位师兄“优秀士兵”的喜报,鼓励他们,希望他们也能在部队中好好表现,希望有一天他们也像他们的师兄那样,把喜报寄回学校。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在部队的日子里,叶俊刚一直保持着多做事,少说话的优秀作风。他默默的干着事情,有时候一个人会做两三个人的活儿。作为连队里唯一的大学生,他用自身文笔优美的优势,经常帮忙出板报,自己写的文章也曾在团里宣读过。在其他人眼里,叶俊刚是有知识,肯努力付出的士兵。

一年后,在“优秀士兵”的光荣榜上,叶俊刚众望所归地荣获了“优秀士兵”的称号。光荣榜上贴的是一张他露出灿烂、自信的笑容的照片,望着照片下清晰地写着的“叶俊刚”,他的心中激动万分。颁奖时,他接过一枚胸章和荣誉证书,心情激动极了,还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紧紧地握在手心里。第二年,在荣誉的光环下,他不负众望的再次拿到“优秀士兵”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的肯定与鼓励,但他并不骄傲,将这些荣誉转化成为继续当好兵的动力。

退伍不褪色

对于叶俊刚来说,两年的军旅生涯实在太短暂了。2004年12月1日,叶俊刚光荣地退伍了。带着对战友的不舍与留恋,他回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学校继续学习。

叶俊刚返回学校时,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他参军走时,拷贝电脑文件用的还是方方正正的磁盘,没想到退伍返校后,已经没人用磁盘了,人人都用一个小小的东西代替它,询问同学过后才得知那叫U盘。他不禁感叹着社会发展的快速,而自己也有些“落伍”了。

两年的时间让叶俊刚变得更加成熟,部队的训练让他已经不再是刚入伍时的那个青涩学生。他记得连队领导说的“留下的是人才,走出去的是栋梁”。在部队的两年,让他由曾经的“小叶”变成了真正的男子汉。回到家中,离开亲人两年,再相聚时亲人相见泪流无语,家人面对带着军人作风的帅气小伙,不禁感叹他的成长。

在学校课堂上,当别人或嬉皮笑脸,或死气沉沉地回答问题时,他却用最洪亮的声音回答。他用实际行动把军营严明的纪律、硬朗的作风一点一滴地带回学校。离开学校入伍的两年经历,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他不断恶补落下的功课,就像为了准备英语口语中级以及英语六级的考试,而曾经每天都疯狂地学习英语一样。

在叶俊刚的日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敢去接受入伍的挑战,敢去面对坎坷的经历,是对自己的历练,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升华!”如今的叶俊刚早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工作上也时常会有困难,会有不顺心的时候,然而当兵的经历却给了他无穷的勇气去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风雨。“学会适应 ,学会保存有生的战斗力,才能更好的生存、发展。再有了那样的经历后,重新面对新的困难或挫折时就会以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态来对待。”叶俊刚深深地感慨道。

也许正是这种经历造就了现在的叶俊刚。“军人脱下军装走上社会,退伍不退色”,相信带着这种信念,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叶俊刚的路会越走越顺利,他会一直勇往直前!

(执笔人:张晋京 陈兴)

士兵感言:

作为人生经历都向往的两个重要部分:上大学和参军我都赶上了,今日回首感触颇深。

大学二年级时我做出的人生重大抉择,携笔从戎,并得到了家人、校方的全力支持,也使自己完成幼年一直怀揣的绿色军装梦想,时至今日我都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为大学生士兵,我们在部队中显得比较特殊,但却没有任何特殊优待,如其他士兵一样一起参加训练、一起劳动、一同站岗执勤,一同执行任务。我们尽自己最大能力发挥自身的学历优势为连队做贡献。

  作为一名战士,我渴望和平,期盼安宁。我们没有经历战争、没有处置维稳事件、没有参加救灾,但是我们在不停的演练,逼真的演练中成长。

 军队是一座大熔炉,在这个环境中,使我们懂得很多,学到很多。我们懂得了“守得清贫、耐得寂寞”的涵义、学到了在特殊的环境中“学会适应、学会生存”的道理。尽管退伍了,但我铭记“只有退役的潜艇,没有退役的士兵”。我会以实际行动把军营严明的纪律、硬朗的作风带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记者感言:

 没有见过叶师兄的本人,对于他的初步印象仅仅停留在几张照片上。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聊天,发现他是个很随和、幽默的人,在他身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能够感受到来自他身上的军人气质,也能幻想出这位出自“魔鬼”连队的军风。

 采访过程中,听到他的故事,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各种画面,仿佛有个身影在风雪中训练,有个身影在黑夜中站岗放哨,有个瘦弱的人,拿着枪,在雪地中匍匐。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所受的苦,却不能真正品位得到这其中的艰辛。

在采访结束后,师兄告诉我采访并非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从中得到收获。其实,了解一名军人,对笔者来说就是一种收获。从他的经历上让笔者明白,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得来。只有敢于面对风雨,才能够见到美丽的彩虹。

“只有退役的潜艇,没有退役的士兵”,笔者相信,在这种信念下,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带着他的永不退色的军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