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晨苹,女,中共党员,1982年2月出生,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动物医学专业。曾于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担任延庆县沈家营镇香村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职期间,曾荣获2006-2007年度延庆县优秀大学生“村官”、2007年北京农学院服务农村基层先进个人、2007-2008年度延庆县“优秀义务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称号。
当年意气风发的魏晨苹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沈家营镇香村营村,那里有绿波荡漾的万顷田野,一望无垠的广阔天空,更有大城市看不到的乡土风情。刚踏上这片沁人肺腑的热土,她心中还有些许矛盾,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她坚信:只要努力向村干部学习工作方法,真心实意的为村民服务,融入农村,一定会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三年的努力奋斗,在镇、村两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她以乐观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农村工作者,一个“转换角色,正确定位”的过程。
魏晨苹在校期间曾担任过班长,并在毕业前夕做过系实习辅导员。这些经历对她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校园的管理模式真的能在开展农村工作中有所帮助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魏晨苹回忆说:“初到农村,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大学校园是截然不同的,从一名学生干部过渡到一名村书记助理,确实花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要真正融入到农村,得到村民的信赖,需要真诚主动的与村民进行沟通,并找到彼此交流的契合点。”她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香村营村的村民热情好客,一个民风纯朴的村子,到了村里,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这里有充满诗意的乡村风景和古色古香的庙宇石碑。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灰暗的天空,有你在城市里看不见的湛蓝的天,享受不到的宁静和乐趣。”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她,虽然对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条件有所了解,上任前有所心理准备,但到了村里以后,她才真正地感受到“村官”工作生活的条件要比想象的恶劣。刚到村的时候,村委会正在翻建大队部,没有网络设备,夏天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每天只能用盆接水擦一擦。镇党委考虑到“村官”们的安全问题,安排他们住在离镇政府不远的一个村的集体宿舍。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天要骑自行车爬两个坡,单程二十多分钟往返于宿舍和村委会之间。镇政府为了解决“村官”们的吃饭问题,在镇上安排了食堂,但由于她所在的村离食堂比较远,为了节省时间,她经常自己在村里泡方便面。村主任知道后很心疼,没过多久便带着她到县里买了一套厨具,自此她可以在自己村里做饭,再也不用泡方便面了。而她也更加努力地工作,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村干部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告诉记者,“刚到农村工作的时候,还有些顾虑会和村干部相处不好,但接触过了,发现村干部们都很平易近人,对待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使我们像回到家一样温暖。”
刚刚到村里工作的时候,有些青涩的她还没完全蜕去学生的稚气和单纯,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她意识到农村的管理方法是和学校有所不同的。
记得刚上任不久,她协助村妇女主任一起开展育龄妇女的孕检工作。为了激发大家参与孕检的积极性,村委会为前来参加孕检的妇女每人准备了一对儿枕巾。大部分村民都很自觉,只拿一份,但也有个别人想顺手牵羊。当她发现有个妇女多拿了一份,上前阻止并解释规定时,那位妇女蛮横地说:“多拿怎么了,又不是你们家的,小毛丫头多管闲事……”。面对一个如此不讲道理的人,她感到倍受侮辱、万分委屈,跑回宿舍哭了。脑海里闪过逃避的念头,可一想到这是村干部安排的工作,无论如何,都应该努力完成工作。于是她又冷静下来回想事情的经过,觉得自己事先如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不会让贪小便宜的人有机可乘。她擦干眼泪,恢复自信,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和其他人一起组织妇女孕检。孕检工作结束后,她对白天的事情又认真的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通过这件事,也让她领悟到与村民沟通是和在学校里同老师同学交流不同的,要用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同时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后的“村官”之路上将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挫折等待自己去克服。
从最初的为村庄规划蓝图,到做好每一件份内份外工作,一个“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的过程。
同上千名大学生“村官”一样,魏晨苹怀着利用自己的知识带动全村人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改变农村面貌的理想,来到香村营村。入村工作的第一年,主要是了解村情,熟悉环境,并结合本村特点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到村不久,她便开始了实地考察,结合查阅资料,与村民、领导进行沟通,对村内整体情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她发现村中的古庙、石碑等建筑物保存完好,并且本村处于一个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很适合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经过与村干部们讨论分析,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她制定出了《香村营村依托滨河路打造生态示范村项目书》,并将这一规划上交到镇政府。由于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原因至今这个规划还没能实现,对此她一直很遗憾。体会到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很难使村里的状况得到改善后,她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她清楚的认识到要改变农村的面貌还是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才是对农村建设的最大贡献。
调整方向后,她开始立足本村现实,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做完每一项工作后都会认真总结,默默地为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在充分了解村内土地结构、人口结构和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她撰写了《延庆县沈家营镇香村营村村情调查报告》和《香村营村两委情况调查报告》。通过写调研报告,她走访了大量村民,既熟悉了村情民情,又增进了她与村民之间的感情。她和同事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采集照片,对村中的古建筑物进行拍照,保留图片材料。看似琐碎平常的工作,却被她安排得有条不紊。同事们也喜欢和她一起工作,在同事看来她是大家的开心果,总能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之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大家带来欢乐。
为了改善村中的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结合村环境综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情况,她为村庄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倡导村民按照实施方案自觉遵守。在村民的相互监督下,村里的街道上不再有随意堆放的垃圾杂物,夏天再也闻不到难闻的恶臭味,香村营村的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更清新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农村工作繁杂而琐碎。她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不断总结,逐渐对如何做好各种会议记录,如何将文字材料分类整理归档,如何将政策法规常识向村民宣传等日常工作做到井然有序、熟能生巧、巧能生精。长期以来,由于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上的疏忽,村中的早期材料缺失比较多,尤其香村营村比较大、人口较多,整理起来非常复杂。她便将档案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一的编辑处理,这样不仅档案内容一目了然,还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在工作中她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一个踏实肯干,遇到问题能够虚心请教,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的人。她的这种可贵品质使她在日后的“村官”之路上越走越宽广。
让她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还要数解决村民之间的利益纠纷。她说,解决村民矛盾是最能锻炼与人沟通能力的。如果不是农村基层这样特定的环境,很难有这样的经历,经过不断的磨合锻炼,现在自己已经能够轻松应对了。她告诉我们,通过在农村工作的三年,在处理问题中,她已经由从前的容易冲动改变到能够遇到问题冷静理智。在处理村民矛盾纠纷中,进一步了解村民,同时也增加了他们了解认识自己的机会。现在走在村子的大街小巷上,村民们都喜欢停下脚步和她唠唠家常。
平凡工作,展现个人风采
通过在农村一年多的工作学习,魏晨苹已经完全适应并能轻松处理各种问题。然而琐碎的农村基层工作并没有让这个雄心勃勃,想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她忘记自己来这里的初衷。
她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到工作中去。三鹿奶粉事件后,村里养奶牛的农户可发了愁,自家的散装牛奶没有了销路。那段日子,养殖户们几乎每天都会因为散装牛奶无法销售,导致变质,最后村民不得不将几十斤的牛奶倒掉,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调查,她发现村中的养殖小区一直在闲置之中,如果能够将村民家的牛集中到一起饲养,这样形成一定规模,很容易吸引商贩到村里进行收购,同时也方便管理。通过与村领导沟通协商,这一计划很快实施起来,使得奶农的损失减小。在事情稳定后,奶农虽然又恢复到散养的形式,但这种集中饲养的形式在非常时期切实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帮助大家度过了难关。工作之余她喜欢和养殖户聊天,和他们探讨养殖上的问题。在“1+1+X”活动中,镇里请来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张忠文老师,为养殖户讲授奶牛养殖知识,她第一时间把讲座信息通知大家,并为村民和专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得村民有了更多学习科学养殖知识的机会。
自担任延庆县大学生“村官”义务法制宣传员后,她就一直在筹划着怎样才能使当地村民对枯燥的法律知识产生兴趣,怎样才能让村民真正懂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以放映电影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这种宣传方法不仅能使理论性很强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这个活动每月开展两次,每一次村委会的宣传活动室里都坐满了人,大家对这种喜闻乐见的法律普及方式,非常支持。
在做好“村官”的日常工作外,她还担任沈家营镇大学生“村官”创办的《沈家营镇“村官”工作动态》月刊的主编。期间,她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一开始的镇主管领导带领她一起逐字逐句修改,到后来的十几期由她独自采集资料、撰写、编排,期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每一次她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虚心接受同事们的宝贵意见。后来,经过与镇领导协商,动态月刊编组人员增加到三人,共同努力,分工协作,经过改版的《沈家营镇“村官”工作动态》以崭新的面貌将全镇“村官”的工作状况呈现给每一位机关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她用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为心灵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物质上的缺乏并不能阻断前进的道路,而思想上的贫瘠却能彻底浇灭生活的激情。作为大学生“村官”,她是注入农村的“新鲜血液”,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加村里的文化氛围,她在村中积极开展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了解当地的民俗传统后,协助村领导在村中组织秧歌队,冬闲时节,两委干部还请来老师为村民指导编排新秧歌,而她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好后勤工作。村中从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到五六十岁的老大娘,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村里的秧歌队总会在欢快的音乐中舞起那五颜六色的秧歌扇,这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精神风貌。从此香村营村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民风也变得更加和谐淳朴。
回顾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经历,魏晨苹觉得自己已经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从好高骛远变为脚踏实地。三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让魏晨苹融入了农村,在那里她脚踏实地,圆满完成了各种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相信今后无论她走到哪里,在那里所得到的经验将是她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在她的身上也折射出了众多大学生“村官”们的身影,这些怀抱着激情与理想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去,用自己的青春勾勒着未来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执笔人:邓立萌)
村官感言:
感谢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考验,因为困难和考验让我更加坚强;感谢在遭遇苦难和考验时帮助指导我的领导和同事,是他们让我在面对苦难和考验时信心百倍;同时也感谢大学生“村官”岗位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才干,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增近了自己和群众之间的感情。
记者手记: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三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让魏晨苹融入了农村,在那里她脚踏实地,圆满完成了各种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相信今后无论她走到哪里,做“村官”所得到的经验将是她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同时我在魏晨苹的身上也看到了众多大学生“村官”们的缩影,这些满怀激情与理想的年轻人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去,用自己的青春勾勒着未来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我想无论他们的贡献是否突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