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种子一样扎根在乌兰察布农村,带着乡亲们“科技兴农”,5年来,他手把手做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建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国家级马铃薯现代产业园,让草原上不起眼的小土豆走进大市场,让4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得以脱贫致富。
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我校1990届毕业生刘长安。
刘长安(右)看望察右前旗薯农并帮助解决销路问题。桂云摄
“不能让农民守着‘金豆豆’过穷日子!”刘长安在日前举办的“大爱北京”扶贫协作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
这是刘长安心中的抱负,也是600多位公司员工秉承的家国情怀。2015年5月,刘长安在一次项目对接会上了解到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乌兰察布,素有“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美称,一年能产土豆400多万吨,但产业化尚处于低端水平,迫切需要通过现代化的马铃薯深加工技术来提升附加值,“这正是我们公司的技术优势!不能让薯都农牧民守着‘金豆豆’过穷日子!这也是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东西扶贫协作的号召,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这样,刘长安来到距离公司380公里的乌兰察布市。经过深入考察和市场分析,刘长安决定在乌兰察布市实施现代化马铃薯深加工项目,把小土豆变成当地脱贫攻坚的“金豆豆”。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要一下子拿出5亿元投资新项目,不是件容易事。刘长安除了把公司所有资产全部抵押贷款,还把自己家、亲戚家的家当也拿来做抵押。当员工们得知公司在内蒙古发展遇到资金困难,纷纷自发集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拿房子给公司做抵押。那天在公证处,员工排着队去签字按手印的时候,一个员工的家属对刘长安说:“刘总,我们家只有这一套房,我可把全部的家当都交给您了。”看着员工签字按手印,看着一本本压在公证处的房产证,刘长安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如果投资失败了,员工们将无家可归。
2016年4月8日,乌兰察布“薯都凯达”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底,一座占地200亩,年加工马铃薯7万吨,年产值6.4亿元的加工厂,赫然屹立在乌兰察布察右前旗那片荒地上,刘长安带领他的团队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2020年2月,乌兰察布市所有国贫旗(县)全部脱贫摘帽。“乌兰察布成功脱贫离不开过去5年刘长安和凯达公司的精准扶贫。”乌兰察布市政协副主席、察右前旗旗委书记杨印说。
出生于北京房山区一个农民家庭的刘长安,深知农产品加工是个“技术活”。5年来,他带领公司员工刻苦钻研,取得了4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全部用在乌兰察布马铃薯产品全产业链上。截至2020年5月,凯达公司在察右前旗累计投资20.5亿元,建成包括休闲薯条加工厂、中国薯都马铃薯博物馆、豆制品加工厂、法式薯条加工厂等现代化生产线,把乌兰察布土豆变成了薯条、果蔬脆片等产品,让薯都土豆走上了国际市场,远销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也让乌兰察布的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已累计带动周边3万余人参与12.5万亩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增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受益。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虽已脱贫摘帽,下一步如何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刘长安说:“公司计划再投资11.65亿元,用于建设马铃薯研发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种薯培育中心、马铃薯仓储交易中心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