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检索 学校首页 投稿

十年社工路:从歧路彷徨到自信成熟

时间:2015-04-06 作者: 来源: 浏览:

     【个人事迹】李巧兰,女,40岁,河南人,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昌平温心社工师事务所社会工作师,从事社会工作时间9年。从事社会工作以来,李巧兰副教授为推进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本土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了北京市社工委“引入社工服务理念,创新中学德育工作体系”、“情系夕阳红——社区空巢老人支持服务”等项目,不断推进了昌平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她在教学岗位上,先后承担了“社区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史”等6门课程,在教学中推进了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衔接。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农学院“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北京市农学院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的荣誉。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

 

    十年前李巧兰决定从哲学专业转行到社工专业的时候,一定没有料想到后来经历的从苦闷、彷徨到自信、成熟的曲折心路。

    20153月,当获知自己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她谦虚而坦然:“曾经我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现在我的心态平和而理性了,虽然每个人的努力对于社会管理的进步只是杯水车薪的作用,但我要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回望十年来的社工之路,她说,曾经的苦闷、彷徨、犹豫和稚嫩已渐行渐远,自信、果断、成熟和投入等正能量已在体内渐渐成长和壮大。

    致力于昌平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近年来,李巧兰以项目为依托,不断推进北京市昌平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她从评估昌平社区、人群及相关领域的需求出发,整合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方案,以点带面,拓展服务。自2010年以来,她在昌平区共主持和参与6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服务人群覆盖昌平区的老年人、流动妇女、未成年少女、精神残障者、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青少年、中学生及其教师和家长等(约8000余人次)。此外,她不断尝试推进在北京顺义区、通州区、石景山区、朝阳区等地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李巧兰自2011年接任北京昌平温心社工师事务所所长一职,她不断改进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加强事务所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强推进事务所与相关院校及相关服务和组织机构的资源链接。

    在无数次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个案给李巧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不断坚定着她继续前行的决心。

    在昌平八街社区开展工作的经历让李巧兰记忆深刻,18岁的小梅双目失明,她的母亲腿还患有残疾,她12岁起患眼疾,父母倾尽财力为她到处奔走求医也没有挽回她的视力。更不幸的是,后来,父母亲离异,失明的小梅只能与残疾的母亲相依为命。第一次见到小梅母女,就让李巧兰的心难受不已。“因为治病,她们母女卖掉了唯一的房子,住在阴暗的出租屋里。因为失明,小梅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不愿意出门,妈妈拖着残疾的腿勉强支撑着这个残破的家。”

    “社工的精神是助人自助,”李巧兰说道,“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做点什么,让小梅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她阳光起来。”于是李巧兰组织年龄相仿的社工和小梅聊天、开展小组活动,让小梅走出封闭的精神世界。

    看着小梅渐渐开朗起来,李巧兰又开始想办法帮小梅找工作。得知小梅学过按摩,李巧兰与社区联系,获得社区支持后,在开展社区活动时让小梅做志愿者,为老人按摩,第一次参加社区活动,就有二十多个老人排队等待按摩,小梅很认真地为每位老人按摩,到了中午也不休息,一直坚持到为所有老人按摩完。“听着老人们的赞扬,看得出小梅特别高兴。”通过这样的方式,李巧兰让小梅第一次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不仅让小梅从失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李巧兰还帮助小梅妈妈找到自身的“发光发热点”。聊天中,李巧兰发现小梅的母亲有一双巧手,擅长剪纸,她就寻找合适的机会让小梅母亲也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教社区居民剪纸,从前满含辛酸辛苦持家的小梅妈妈成了社区里的“剪纸老师”,跟其他人的联系和沟通也紧密了起来,小梅妈妈也渐渐变得爱说爱笑起来。

    “接下来,我们打算帮助小梅母女联系残联,看能否帮小梅开起一家盲人按摩店,让小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另外,李巧兰还在征求小梅同意的基础上,打算带小梅到北京农学院的课堂上,和学校的大学生们交流。“我希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能让她感受到更多人的关心,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积极推进社工教育与社工实务结合

    作为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的一名专职教师,李巧兰先后承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史”、“社区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六门课程。在授课和科研的过程中,她积极 探索和改革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试图推进社会工作学校教育与实践领域的有机衔接。

    李巧兰经常带学生到北京郊区村镇实习,“农村社会工作还很薄弱,也有很大的空间,作为农学院的社工专业,我们希望能在这一块多开展一些工作。”她曾带学生到昌平区刘村镇、北四村实习,了解农村社区的需求,了解本地居民以及流动人口的情况,协助乡镇开展相关工作。到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开展社会工作,她带学生入户访谈,了解外来务工家庭教育情况,关注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为务工人员开展父母讲堂。“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随丈夫来京务工的妇女存在自我价值感较低的情况,我们下一步希望通过一些工作为这些妇女增能赋权,提升她们自身的能力。”

    大量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对她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实务工作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我的课堂也因此会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社会工作是怎样的。”2009-2012年度,李巧兰“社会工作专业无间隙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施效果”成果、《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成果获北京农学院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

    探索构建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化模式

    李巧兰试图重点打造学校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两大品牌服务项目,并首次在昌平区正式将学校社会工作嵌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中,为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化发展作出了初步尝试。

    2012年,她主持北京市社工委“乐在学中—在校中学生减压系列活动”项目,项目组分别在昌平一中、昌平前锋学校、向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共计服务8000余人次。2013年她主持北京市社工委项目“引入社工服务理念,创新中学德育工作体系”并取得初步成功。“通过这个项目,我意识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最终找到适宜的工作模式。”李巧兰说道。

    2011年度,参与昌平区民政局社团办项目“精神残障的社会康复项目—自助团体康复”项目。本次服务项目提供服务次数30余次,直接受益人群100余人。2011 -2012年,她主持北京市社工委项目“情系夕阳红——社区空巢老人支持服务”。本次服务项目提供服务次数50余次,直接受益人群600余人。2012年度,她主持北京市社工委“关爱流动人口—流动妇女、外来未成年少女、农民工随迁子女关怀”项目。共计服务2500余人次。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建立了以“专业督导+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资源、组织”为一体的服务网络。

   为昌平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尽力

   十年来,李巧兰还一直致力于推进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本土化建设。她长期以来作为昌平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和督导工作的主力之一,为昌平区部分社区工作者、大学生专职社区工作者、社区青年汇专职青年社工、司法工作人员及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学员进行着专业辅导和培训。

20082009年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和东小口地区办事处的部分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共计500余人次;20099月和201010月,她为北京市昌平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大学生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班的学员进行培训,主讲《社区工作实务与技巧》;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她组织开展“昌平区社区工作者脱产学习班”;2012负责昌平区社区青年汇专职青年社工督导与培训工作。她也因此被评为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工作者培训“先进个人”及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地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